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占地近万亩大型社区靠业主制定村民公约管理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3月01日 16:24:03 星期四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没有业委会,也没有居委会,一个占地近万亩的大型社区,靠业主自行制定的《村民公约》,对小区进行自治管理。

  这26条没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准则,能否孕育出业主心中的“桃花源”?《村民公约》落地后,这个小区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哪些,又是这26条无法改变的?

  闪现着公民意识的《村民公约》,决定其存在的土壤,是经济条件,还是社会因素?这个存在于杭州一个高档社区的“良渚模式”,能否在其他社区推广?

  桃花源般的生活

  这26条约定能起作用,那是因为人们心里有道德需求,而又长时间没能被满足。

  9月19日清晨6点半,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文化村。

  登山步道旁已有人晨练,路过的老人抬头,向记者颔首,有时还会轻轻微笑。7点15分,私家车渐渐开出小区,除了偶尔传来一两声喇叭声和居民的低语声,便只剩下了风声和鸟鸣声。与它一墙之隔的,就是忙碌喧哗的104国道。

  这就是68岁的赵丹涯心目中“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赵丹涯是良渚文化村“竹径茶语”住区的业主,早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南极科考成员之一。

  他选中的这个养老之地良渚文化村是位于杭州市郊的一处高档住宅区,小区均价在20000元左右,与杭州市中心城区房价不相上下。“竹径茶语”、“白鹭郡”等几个已建或在建住宅区构成了这个占地近10000亩的“小镇”,大片的住宅夹在山路和郁郁葱葱的竹林、树木中。

  赵丹涯所在的“竹径茶语”,业主多为公务员和高知阶层。而整个社区目前有4000多户常住,很多人是二次置业,在市区上班,周末一家人开车到这里住住。

  赵丹涯网名“海老大”,也是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的主策划。2011年2月27日,《村民公约》正式发布,800多位村民参加了发布会。这份《村民公约》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询问、入户调查等方式,向3931户村民征求意见,收集3653户村民反馈,最终定稿为26条“公约”。赵丹涯说,制定《村民公约》时,很多内容业主论坛上都争论过。业主论坛上20多万个帖子,给很多问题的解决指引了途径。

  这份“读起来朴实又带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的《村民公约》,是杭州大型社区第一份业主自律互助公约。《村民公约》的序论,引用了赵丹涯的一句话,“共乐乐,地位无高低,学识无深浅,身份无贵贱,崇平等,践和谐”。26条“公约”在社区公共场所几乎随处可见。村民食堂餐桌上用来压餐巾纸的木块上,也写着“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在小镇公共场所就餐,我们提倡自备打包餐盒”这样的公约内容。

  对于《村民公约》的内容,业主们讨论了半年多。在良渚文化村官网上,《村民公约》征询函这么表述:“我们将塑造一个当代中国理想小镇的行为样本,践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园、人与人无限尊重的可能。”

  “这个东西凝聚了我一生的理想,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和平共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谁都喜欢。”赵丹涯说。

  但这个“理想国”,能不能实现呢?

  赵丹涯说,就比如私家车按喇叭,白天偶尔有个一两声的。“不过,村里还有个五星级的君澜酒店,我听说出租车来了也是不按喇叭的。”这些村规,并不一定现在都能做到。但他相信经过一个过程,“人人自律,日行成风”。他举了个例子,为业主养宠物的事,在论坛上闹出不小的矛盾。现在,业主会很自觉地按村规执行。在村民食堂吃早饭,有牵狗的,先把狗放在门外,再进门买早饭,端着早点出去吃。

  文化村有一条食街,2011年4月左右,《村民公约》发布一个多月后,食街出现了插队的事。有人在论坛上发帖———《有了<村民公约>,为什么还有人插队》。这个帖子一天点击量过千。

  “插队这事儿,在中国算啥事儿?但在这个论坛上,在良渚文化村,它就真成了话题了。”赵丹涯说,后来,这种事再也没有发生,无论是买油条还是买包子,大家都会自觉地排队。

  “这26条是约定,不是规定,约定和规定差远啦。”赵丹涯很认真地说,“约定”这个词看起来很虚,它能起作用,那是因为人们心里有道德需求,而又长时间没能被满足。

  论坛上的博弈

  这个关于小区停车收费问题的帖子置顶半个多月,点击量11000多,一共16页的讨论帖。

  8月21日,业主“天边一朵云”在论坛上发帖,拜托邻居“别养骚公鸡”。

  “本来在自家院里养些鸡鸭也没什么,可它倒好,清晨4点不到就扯开嗓门‘喔喔喔’了,好像还不止一只,一直到上午8点都不停。邻居,拜托您了,求您了。”

  这个帖子引来围观。大家在论坛上对这个没有被点名的“公鸡主人”指指点点。

  8月25日,“海老大”赵丹涯给“天边一朵云”带来好消息:“关于公鸡之事,刚获悉:养公鸡的邻居已经答应把公鸡宰掉,但由于养得不少,一时吃不完,所以可能还要骚扰一周左右。”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而和开发商博弈,业主论坛同样是一个有效阵地。

  9月19日8点15分,良渚文化村村民食堂。“车位的事情怎么样?”赵丹涯问坐在旁边的潘卫群。

  潘卫群是小区开发商、万科南都地产客户关系中心工作人员。

  “昨晚开会开到今天凌晨1点半,就是讨论车位问题,已经解决了。”潘卫群笑着给赵丹涯递上一根油条。

  事情始于8月24日,“竹径茶语”业主论坛上,业主“我爱普洱茶”对小区停车收费问题提出看法。“作为业主,这是我的家,每天进出应该自由舒心。按现在的停车收费标准,2小时免费,超过2小时就要5元钱,一月就要150元。我觉得这儿不是我的家,倒像是公园或者游乐场。”

  这个帖置顶半个多月,点击量11000多。一共16页的讨论帖,有人提出车位包月,马上就有人说包月可能引发乱停车;也有人建议对村里的停车情况做统计调查,以作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9月21日上午8点多,一条跟帖出现,“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

  从2006年“竹径茶语”业主开始入住,业主论坛随即活跃起来。竹径茶语住区300多户,论坛上实名认证的共160位,有很多则是潜水。到记者发稿时,整个论坛发帖207139个。这个论坛里,话题不仅仅围绕装修、房价、物业管理等,也有组织志愿者活动、“无车日应该怎么做”等内容。一些业主私交也不错,常约在一起喝茶聊天,但平日里主要交流还是在论坛上。

  向陌生人微笑难吗?

  环境是很影响人的。为什么在村子外面就做不到垃圾分类?人车分道?这份公约,还原到它最本质的形态,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由最初的信赖而产生的自律。

  良渚文化村业主职业跨度很大,从IT、法律、医疗到金融,家庭都是在中产以上。

  一到周末,业主王群力就开着他的“陆虎”到良渚过周末。“你来这里,一定会觉得不一样,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王群力没说。王群力是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

  村民公约里有一条,邻居见面要主动问好。王群力说,到现在他也不会很主动向陌生人微笑问好,只有熟悉的邻居才会那样。“我跟人家不熟,冲人家笑了,人家或许觉得我有毛病。”但现在,周末他在社区跑步,时不时会碰到晨练的老爷子、老太太冲着他点头微笑,王群力“感觉很放松”。很自然地,他也向对方笑笑。

  “向陌生人笑一笑,这其实不难,为什么出了村子,我就做不到了呢?”王群力说,环境是很影响人的。比如,为什么他在外面就做不到垃圾分类?人车分道?“这些事情,如果在杭州市区是想象不到的。”王群力觉得,这份公约还原到它最本质的形态,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由最初的信赖而产生的自律。

  王群力前段时间关注过社会热议的“老人跌倒为何无人敢扶”的问题。他觉得,这就是社会道德滑坡造成的恶性循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被破坏了,和人打交道就会感到焦虑、恐惧,你自律别人不自律,最后的结果就是无人自律。在良渚文化村这个小环境,业主间打个招呼,微笑一下,是一剂很好的润滑剂,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建立起信任感来,自律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社会效益。

  交谈里,王群力还提到一个词———“逃离”,“逃”到这里,然后寻找什么东西。王群力平时工作繁忙,周末回到“村里”,他会到村里的教堂坐坐,让脑子空一空。不过,他不是基督徒。

  这个教堂,是良渚文化村的“配套设施”。这个小区的配套设施,除了幼儿园、学校、游泳池、教堂外,规划中还有一座佛寺、一座博物馆。

作者:张亚男 编辑:张梦婕
更多>>  
赵薇七星级餐厅豪宅 
 
李湘一家三口温馨家居照 
 
林志颖上海童话豪宅 
 
中国十大奢侈豪宅揭秘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