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一线楼市或强势反弹 房企将加快去库存步伐
house.hangzhou.com.cn 2015年05月11日 09:33:58 星期一  来源:新华网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对和讯网表示,三次降息两次降准之下楼市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房企要把控好去库存的“窗口期”,购房者则需把控好短期红利带来的购房“窗口期”。

    三次降息两次降准之下楼市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在三次降息两次降准等政策刺激之下,一线城市楼市房价步入上涨通道,甚至下半年会再次步入“买涨不买跌”的行情;二线城市将加速去库存的进程,存销比开始普遍降低,15个月以下去化周期的城市房价稳中有升,比如合肥、南京、南昌、苏州、石家庄等城市,而15月以上的城市楼市还有去库存压力,但部分城市由于加速去库存,市场去化周期将回归至合理区间;对于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楼市来讲想法设法跑量主题不变,因为库存量大去化周期长,还是要坚持去库存。总体来看,各个城市在降准降息的刺激之下走势将进一步“分化”。

    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下半年楼市将买涨不买跌

    本次降息之前,央行已经两次降息两次降准、各地救市政策等利好频发,为楼市接下来几个月提供了放量的“窗口期”,但就从二季度以来楼市表现来看,尽管救市政策出了好几轮,市场就是没有什么反应,或者有反应的城市仅为一线城市及少数二线城市。 “救市”政策很难起到促使市场规模化放量,政策的效果不会很明显,对于供地量偏大与库存量偏大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上述特征会表现更加明显。从上诉角度来看,央行有必要通过降息进一步刺激楼市复苏和好转,通过楼市基本面的好转拉动宏观经济增长,防止未来经济走向通缩。

    本次降息之后,对于楼市来讲,在央行降息等政策叠加刺激之下会出现一波入市的行情,市场信心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原来在“330新政”等政策刺激之下,对于已经呈现出基本面复苏的态势的城市来讲,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合肥、南京、南昌、苏州等部分二线城市,本次降息之后,购房者成本继续降低,楼市需求进一步激活,上述城市楼市接下来几个月成交量短期反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价格有可能会逐渐坚挺,甚至对于上述一线城市及市场基本面良好的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下的城市)来讲,本来下半年会预期会涨价或买涨不买跌的现象或提前来临。

    而对于供地量偏大与库存量偏大(库存去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上的城市)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而言,由于降准降息、“330新政”等政策叠加的推动作用,这些城市也将加速去库存,这些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将进一步缩短。从今年下半年预期来看,当前库存去化周期在15-20月之间的城市预计库存去化周期将回落至15个月以下,短期市场基本面将回归合理。其他城市尤其是库存去化周期在20月以上的城市则仍然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房企要把控好去库存“窗口期”

    对于房企来讲,首先应积极调整推盘节奏,把控好两次降准三次降息之后的跑量去库存的“窗口期”,增加上半年销售业绩在全年的比例,防止市场环境在下半年出现变化而导致企业被动推盘的局面;其次,调整并优化库存结构,积极去库存,不要恋战(期待房价再次快速上涨,或继续博弈市场,即使市场具备涨价条件也不要捂盘惜售,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市场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捂盘惜售的结果只能是错过放量的“窗口期”,错过企业扭转局面的机会),尽快实现销售业绩回升;第三,通过调整企业城市布局,优化储备项目结构,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购房者要把控好政策短期红利

    张宏伟认为,对于购房者来讲,显然,应该把握好市场节奏变化过程中的购房时机。简单来讲,购房者应该把握好上述市场节奏的变化规律,赶在短期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好转的阶段入市购房,也趁当下开发商资金面仍然相对紧张的阶段,选择购房性价比仍然较高的时机入市购房,把控好本轮两次降准三次降息等“救市”政策短期红利带来的购房“窗口期”。

作者: 编辑:袁芳
更多>>  
揭秘全球最贵的十大豪宅 
 
郭德纲生二胎豪宅揭秘 
 
新世界豪宅排行榜 
 
阮经天购豪宅似将结婚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