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企业·楼盘
和达东东城:“地景建筑挑逗城市文明”系列活动第四站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5月20日 10:17:51 星期五  来源:杭州网

地产研究领域的新突破——和达房产总经理杨涛

和达房产总经理杨涛

作为一个城市,或许并不缺乏高楼大厦。在开发东东城的伊始,我们企业的团队就一直在思考,是否要重复别人已经做过无数遍的事情。一座隐没于水泥森林里的平庸建筑,是否是我们期望中的成果。我们的团队非常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下沙一线沿江的湾区地带,面对的客户是走在时代和时尚前列的新兴力量。匹配土地价值,实现建筑与地段环境、城市以及人群生活的相得益彰,这成为摆在我们团队面前需要去解决东东城这个项目的课题。

因此,公司团队在反复勘察基地后,对于东东城这个产品的打造上,开始寻求新突破,从注重协调和保持人、建筑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强调未来业主的居住性与原生环境的可持续性结合入手,开始了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地景资源利用三位一体化设计之路。通过整合世界一流的专业团队来共同打造项目,从一开始就让以前卫、创意设计独步全球的合作团队澳大利亚BAU设计事务所介入前期产品规划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引进了先进的国际化地景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以注重生态化、人性化、功能性、科技性、观赏性为五大要素立足开发项目。

(一)强调项目整体的生态观

强调东东城的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得以融合而形成独特的绿色空间。

(二)结合自然的生态设计观

对于东东城任何层次,任何阶段的设计都建立在对基地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遵循基地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使基地固有特征和人文环境要素得以良好结合,从而实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自然因素充分发挥调节与塑造人居环境的重要作用,使整体设计赋予强烈的地域性。

“人、自然、建筑融合共生,缔造国际化地景式建筑”

东东城的建筑景观设计是杭州目前十分罕见的设计方式。从建筑外观上,东东城的外观借助涌潮现象的优美曲线及层层相叠的自然形态,极大地展现出她作为一线江景建筑的内涵,创造出灵动的建筑气韵。通过绿色生态的屋顶景观带(8000方左右)这个载体,立体景观随着建筑走势一直延续至六层楼顶,人群可以从地面顺着倾斜的屋面一直漫步至屋顶,广场嬉水池、全景天窗式绿化、空中客厅、阳光天井,近观园景,东眺江景。人群还可以从沿江生态休闲绿化带、绿色景观广场悠闲散步进入建筑围合内部。使整个建筑与景观及环境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参与性;

“低碳节能,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

东东城的建筑,注重科技低碳环保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创新。充分的考虑了建筑与自然界的交流,它拥有雨水回收系统、建筑绿化系统、可调节外遮阳系统、环保节水系统、绿色照明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六大低碳系统。申报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建筑低碳节能,充满无限活力,其作为一个真正的地景式建筑无可厚非。

“小空间、大舒适,打造江景小户型公寓”

和达东东城规划的36至61方独特的创意小户型公寓,将成为目前杭城唯一的一线江景小户型公寓,在户型的设计营造上,公司团队走访考察了多家知名项目和个性化高品质酒店如璞丽酒店,东东城的户型方正通透,注重户型空间内外环境的紧密结合,近观园景,东眺江景。令窗外怡人景色收揽无遗。部分户型空间更是拥有双阳台,大落地窗、L型超尺度边套阳台,使室外延展平台行走自如,创造出一个非常舒适、情调、宜人的生活空间。让东东城业主充分享受生活中体验大自然的那份惬意。

可以说,在东东城的产品开发心路上,其形态规划、每一个建筑细节、景观的运用、商业配套环境等,都融汇着公司在城市运营中的深厚愿景。

未来,和达房产走的将会是品牌房产的专业化方向和道路,寻求地产领域的新突破永远都是我们团队努力去实现的创新之路。我们知道,这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与困难。但作为一个城市的建设者,要想在行业中领先,就必须一如继往、脚踏实地地朝这个方向走下去。因为,未来还有太多值得期待与关注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实现,和达房产作为一家国资背景的房产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一直秉持“国企运营,责任出品”的开发理念,并积极以“城市发展运营商”的职责要求每一个和达成员。我们努力在为整个社会和城市的品质化建设提高做出贡献。如果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愿意把东东城作为其中的一个起点。

作者: 编辑:袁芳
更多>>  
张东健成韩娱乐圈地产王 
 
雷凯欣租住旧楼 
 
132平老屋翻新 
 
地震前仙台美景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