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央行降息效应向楼市传递:一二线城市看房量骤升
house.hangzhou.com.cn 2014年11月25日 08:39:44 星期二  来源:经济参考报

    降息刺激一二线城市看房量骤升

    业内称房价预期转好,但短期内市场大幅反弹概率较低

    央行降息效应已开始向楼市传递。据市场机构监测,在降息消息公布后的周末两天里,北京等主要城市咨询购房人群明显增多。降息后首个交易日,12只房地产股票涨停,平均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上涨幅度超过3%。

    21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通知,其中五年期以上住房商业贷款基准利率由6.55%调整为6.15%,下调了0.4个百分点;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由4.5%调整为4.25%,下调了0.25个百分点。

    降息后,中原地产随即针对全国近40个城市的看房量进行跟踪统计。调研数据显示,主要城市客户看房量均有明显上涨,主要城市看房咨询量环比上周上涨均在50%以上。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客户咨询量上涨80%以上。二手房业主更是坚挺报价,小部分开始出现提价意向。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虽然10月公布的房价指数显示房价依然在调整,但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的二手房价格已经环比上行,这种情况下,降息将放大市场利好,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将明显向好。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购房者对购房行为的决策除了居住需求外,最主要的是对房价的预期。由此看来,信贷额度及利率水平无疑是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与“930新政”时隔52天后,央行降息举动将与前期的市场利好形成叠加效应,在降低购房人信贷成本的同时,将进一步促进楼市成交量反弹势头的持续。

    胡景晖认为,一方面,央行降息将显著利好已还清购房贷款的改善性需求再置业,促使此类需求从现阶段到明年稳步入市。另一方面,降息也直接利好刚需人群,在降低其按揭成本的同时,进一步解除刚需人群的观望心理,引导刚需入市。同时,降息也将使开发商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或将影响其定价策略,这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楼市价格企稳的一个因素。

    24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11月份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预报》。报告指出,11月1日至20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2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约83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约25%。

    “11月前20日楼市成交反弹力度明显。”易居研究员严跃进指出,11月前20天典型城市成交量和预期一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这说明在此前的“930新政”作用下,市场情绪逐渐被带动起来,入市节奏也在加快。

    严跃进也认为,央行降息后市场看跌情绪会进一步减弱,部分购房者在按揭贷款成本降低的前提下会积极入市,这会使得市场成交量继续保持活跃。

    “从市场的区域结构上看,一二线城市的活跃度会超过三四线城市。”严跃进表示,“以上海为例,虽然其并没有取消限购政策,但11月多重利好政策(包括公积金新政、调整普通商品住宅标准、执行央行信贷利率下调政策等),都将促使此类城市楼市成交继续上升,并利好去库存目标的实现。”

    “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张大伟说。不过他指出,三四线城市由于库存绝对值过高,即使信贷刺激,出现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相对于“930新政”来说,降息政策主要带动改善性需求,降低购房门槛。而降息的主要意义在于减轻还款的负担,虽然降息后贷款的月均还款减少额度并不大,但对资金比较敏感的刚需而言仍是利好。对于购房者预期转变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张旭同时指出,对比“930新政”后的市场反应来看,降息带来的优惠幅度和撬动的需求范围均较为有限,市场短期内大幅反弹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作者:记者 高伟 编辑:袁芳
更多>>  
阮经天购豪宅似将结婚 
 
田亮9套豪宅 
 
金秀贤公寓外景曝光 
 
明星买房署名揭秘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