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存量房超50000套! |
按照目前的成交速度 这些房子要13个月才能卖完 |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6月02日 09:12:00 星期四 来源:都市快报 |
(图一) (图二) 按照目前的成交速度 这些房子要13个月才能卖完 杭州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截至昨天18:00,市区可售商品房达到50257套,其中可售商品住宅达到33428套。 存量房突破五万套,这是个什么概念? 据统计,近年来杭州市区存量住宅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1月,当月住宅存量达到42257套,约509万平方米(如图一)。 浙江大学房地产投资研究所所长赵杭生表示,目前杭州市商品房存量已经达到比较高的位置,但成交量并没有放大,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商品住宅存量 创两年来新高 据透明售房网数据,截至6月1日,杭州市区可售房源共计50257套,总面积约645万平方米。其中杭州主城区可售房源共计33431套,总面积约426万平方米。从区域来看,余杭区存量最大,有15980套;下沙开发区名列第二,有6823套;萧山区、江干区的可售套数也均在6000套以上。存量最少的是上城区,仅有508套。 据快房网K指数研究室统计,2009年1月是近年来杭州市区存量住宅最高的月份,此后连续9个月递减。而2009年12月市场存量最低的时候,市区只有157万平方米可售住宅。 随着2010年4月份以来的两轮严厉调控政策,楼市存量房再次上升,目前主城区有426万平方米存量房,创下了去年4月调控以来的新高,也创下了近两年以来的新高。 5万多套房子,要多久才能卖完?快房网首席评论员“大老哥”表示,可以在各种政策和经济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此做一个预测。 今年1-5月杭州市区月均商品房成交3639套,按照目前50257套的存量,需要13个月才能卖光,这还没有考虑每月新增供应量。 赵杭生表示,由于受限购影响,刚需成为主要购买力,所以今年成交会比较淡,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转变。但是如果有政策的变动或者开发商大规模降价,可能会加快销售速度。 部分板块楼盘低价入市 获得刚需购房者认同 赵杭生表示,随着存量房的进一步攀升,部分开发商必将采取调整价格的手段。 事实上,从4月中旬开始,杭州部分楼盘已经调低价格入市,并且取得了刚性购房者的认同。如临平板块的蓝江四季晶品于4月11日率先出击抢先开盘。推出3号楼单价7900元/平方米起,开盘当天不断有购房者涌入售楼处。短短四小时,该楼盘预订率达到了85%。一个星期后,位于临平北的金都·夏宫,以9500元/平方米的均价推出首批公寓,继续引发抢购,当日认购率达到86%以上。 同样在临平,上周六,珑昕泽第在开盘前进行了一场产品说明会,吸引了600多人参与。说明会上开发商公布了开盘均价:共228套房源,折后的均价是9995元/平方米,折后起价8540元/平米。这个价格引起了轩然大波,珑昕泽第所处的是临平市中心板块,不少人预计开盘价格不少于13000元/平方米,而贝利开出的价格比周边在售一手房低了30%左右。 除此之外,三墩、下沙、九堡、之江等板块均出现个别楼盘价格松动,降幅在1000-2000元/平方米左右。 快房网首席评论员大老哥说,开发商这种做法是根据市场行情来调整销售节奏,说白了就是“抢刚需”。因为市场上有买房资格的人越来越少,刚需又对价格最为敏感。 今年前5月 成交量维持较低水平 专家指出,存量房的增加与楼盘开盘一次性销售率降低和市场供应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 据快房网K指数研究室统计,近年来杭州市区最高单月成交量出现在2009年5月份,达到12936套。 快房网K指数走势图(如图二)显示,自从今年1月以来,杭州楼市成交量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其中楼市旺季3月和4月,成交量分别只有2011套和2568套,刚刚过去的5月也只有4119套。 与成交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相比,价格则一直比较平稳,K指数价格维持在225至231之间,与去年下半年基本持平。 据统计,5月份杭州有32个楼盘开盘,集中开盘导致房源大批量集体上市,但平均去化率(即一次性开盘成交率)仅在4成左右,热销的房源大部分为60-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许多大户型并不畅销,未销售的房源不断累积,造成住宅存量步步攀升。 |
作者:季韬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中海·紫藤苑:“裸奔”是为了降价?
下一篇: 6月份杭城有42个楼盘开盘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