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们试图在房产证中写上儿女的名字,他们不会想到这笔财富今后所带来的烦恼。“娃娃业主”逐渐长大,他们既是“大人”,又是毛头小伙,两种角色的交合,让有的误入歧途的“娃娃业主”犯下不小的错误……
吴明(化名)夫妇最近正在律师事务咨询有关“儿子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有效性”问题。说起儿子小吴,夫妻俩只有无奈地叹气,止不住地摇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两年前给儿子买的一套90万的房子,竟然被他私下转让了。“经过这件事我算是想通了,如果儿子不争气,以后财产就自己留着,到时儿子孝顺懂事了,再立遗嘱把财产给他也不迟。”
买房给儿子补偿“亲情”
1998年,吴明和妻子一起到意大利做生意,在当地经营一家餐厅,才十一岁的儿子小吴留在温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夫妻俩长年在外地经商,无法照顾孩子,夫妻俩始终抱着一种愧疚心理,久而久之,这种内疚感越来越强。七八年下来,他们在意大利的餐厅生意还不错,积蓄了钱,于是试图以物质形式补偿儿子。
2005年12月,吴明夫妇趁圣诞节的空闲时间回老家了一趟。呆在国内半个月里,他们在忙一件事———给小吴买一套杭州的房子。“我们温州人有传统的,男方要有房才能结婚,对男方家庭而言,准备婚房的压力更大。房子是不动产,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很多在杭州、上海买了房。我想迟早要给孩子买的,还不如趁着楼市好买一套,以后还能增值。”最终,他们敲定了一套价值90多万元的公寓。办理房屋买卖手续时,房屋产权证写上了小吴的名字。“我们不能在身边照顾他,对孩子太歉疚了,给他买了房,总算也能获得一些心理安慰。”
房子买好后准备出租,产权证留在小吴奶奶手中。吴明说:“产权证没带走,也是想着房屋出租可能需要用到的。”小吴印象中,隐约知道父母给自己在杭州买了套房。
为还60万赌债而卖房
吴明夫妇觉得对儿子亲情上有所亏欠,尽可能满足儿子在物质上的要求,给他一个富裕的生活。他们说,他们经常从国外汇钱过来贴补家用,爷爷奶奶也对孙子相当宠爱,小吴零花钱多则几千块,用钱也大方,请客吃饭是常有的事,长久下来,身边有了一群酒肉朋友。
这些朋友中,有几个混迹于赌场,受他们影响,小吴也开始染指赌博,而且越玩越凶,起先还是几百几百地玩,到后来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次输几千块也不奇怪。爷爷奶奶知道后,马上卡住了他的生活费。不给钱,就去借,短短两年,小林19岁读高三时,已经欠了60多万元的赌债。
情急之下,他求教于身边的酒肉朋友,在他们提示下,小吴想起父母给自己在杭州买了房,出售房子换钱不失为权宜之计。他想办法从奶奶手中拿到了房产证,随即将房子以低价出售还债。
儿子已经是“大人”了
“儿子变卖房产”的传闻,通过老乡传播吹到了吴明夫妇耳中。辛辛苦苦积攒了钱给儿子买了房,没想到为还赌债又卖了!父母怒气冲冲地立即从意大利飞回来处理事情。气愤之余,他们对儿子之前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的法律有效性产生了质疑:怎么还在读高中的学生可以单独出售房屋?他们认为小吴与买家签订的房屋转让合同是无效的。
为此,夫妻俩到了律师事务所专门咨询了律师,但律师的解释让他们凉透了心:小吴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律师说,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下的公民是未成年人,以未成年人的名义所进行的民事活动,要么必须取得其监护人的同意,要么直接由其监护人代理。“但签合同时,小吴已满十八周岁,属于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当未成年人年满18周岁后,则可以单独行使产权人对于房屋的相关权利。”
相关链接·娃娃业主现象:爱孩子,也是爱自己
“娃娃业主”背后的故事
“娃娃业主”三言二拍
浅析未成年人购房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