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9月成交今年最差 广州二手楼市将难见起色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10月22日 09:39:44 星期六  来源:羊城晚报

  毫无意外,曾被业内看作是“黄金月”的9月份,今年却并未收获任何“黄金”,就算说其是“铁”都不为过。房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市二手住宅成交仅为42.05万平方米,比一手楼市的49.02万平方米少了近7万平方米,这是今年前9个月以来第二次出现的二手成交少于一手成交的窘况。42.05万平方米的成交量,也是最近三年以来9月表现最差的成交量。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步收紧以及一手住宅促销力度的加大,四季度二手行情将难见起色。

  42.05万平方米,今年最差成交量

  9月份通常是住宅交易旺季,一手商家一直寄予厚望。在二手市场,早在8月底就有业内人士较为乐观地预计:“‘金九银十’期间一手楼市热度的提升总体上对于二手楼市是有益的,二手楼市的成交量将会有所回升。”不过今年9月的成交情况却差强人意。9月份广州二手住宅成交量仅有可怜的42.05万平方米,成为今年以来的最低,从2009年至今,这也是倒数第二的低位,仅次于2009年2月的35.93万平方米的最低量。同比,今年9月份的成交量与去年9月的64.96万平方米、前年9月的97.78万平方米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可谓是最近三年来成色最差的“黄金月”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往二手住宅成交量一直超越一手住宅成交量的大环境里,今年9月二手住宅成交量却再次低于一手住宅的成交量,这是今年前9个月内继5月份后的第二次低于一手成交量。至此,今年前9个月,广州二手住宅成交总量为486.28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前9个月的615.64万平方米减少了21%。

  一手楼市促销严重分流二手客源

  今年5月,二手成交量首现比一手低;9月又是如此,由此可见一手楼市的“黄金档期”对于二手楼市并非利好。合富置业、满堂红、中原地产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手楼市的让利促销是导致二手成交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从8月下旬开始,一手楼市的“抢金战”就已打响,市场上一手新货供应充足,且特价让利促销措施层出不穷,从而导致二手买家流入了一手市场,加上买家们对“十一”的一手楼价有着更高的期待,也令他们对二手住宅的购买意愿有所降低,众多地产中介举办的一二手联动,同样分流了不少二手客源。

  9月广州二手楼市的客流量和成交量均有所减少,除调控政策叠加影响造成的需求减少、交易不畅外,经济环境的负面消息过多也是买家入市犹豫的重要原因。合富置业分析认为,欧美债务危机加深、温州老板出逃、股市低迷、民间资金紧缺等经济负面消息频频传出,部分换房及高端买家担忧经济前景,加上高压的调控政策,令不少买家预期楼价即将见顶,入市信心和购房意愿都有所减弱。

  四季度二手楼市仍将持续博弈

  一手楼市不断的促销行动和供应的充足,对二手楼市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十分明显,买家现在的入市门槛也越来越高,加上政策松动的可能性不大,四季度二手楼市并不被业内看好。

  本周最能牵动购房者神经的消息,莫过于部分银行调高首套房贷的利率水平这一新闻,购房利率从原来的基准利率再上调5%-10%,原本二手楼价就难见降价,而今月供款又增加了,首次置业者的入市门槛再一次被提高。另外一方面,10月以后,银行将与二手网签实现联网,税费漏洞的填补无疑既增加了不少买家的入市成本,尤其对购买优质次新房的改善型和高端买家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也将导致部分二手买家转投一手楼市。上述因素都会令二手的市场行情变得雪上加霜。满堂红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表示,2011年前三季度的市场基本维持“量缩价缓升”态势,在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证满5年”物业有可能成为第四季度的交投重点。

作者:陈玉霞 编辑:袁芳
更多>>  
张杰谢娜豪宅婚房内景 
 
董洁甜蜜豪宅生活 
 
李玟10月大婚豪宅曝光 
 
盘点UFO型建筑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