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house.hangzhou.com.cn 2016年12月09日 07:21:09 星期五  来源:经济参考报

 

理性思考之二: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核心命题究竟是什么?

《经济参考报》:产权制度理论,您已经研究了30多年,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论观点和建议。在您看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需要把握的核心原则是什么?或者说有哪几大关键命题?

常修泽:三个关键命题——以公平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严格依法保护。

第一关键命题:以公平为核心。

记得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曾指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则进一步强调,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应体现上述精神:贯穿“以公平为核心”的原则。

《经济参考报》:那么依您之见,如何贯穿“以公平为核心”的原则呢?

常修泽:应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着手展开。

首先是,保护主体的公平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不同所有制的关系上,应体现“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此相适应,应明确提出“两个不可侵犯”,即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尽管“不可侵犯”也体现了某种凛然之气,但就我个人意见来说,在“两个不可侵犯”前,如能加上“神圣”二字,则更鲜明、更坚定。二是在法人与自然人的关系上,不论法人和自然人的财产权,都同样保护。三是在境内与境外(在华投资)产权主体的关系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同样受到保护。在这些方面,都要“一碗水端平”。

其次是,保护内容的公平性。这里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权利平等;二是机会平等;三是规则平等。尤其是强调废除各种违反公平原则的不合理规定,这点十分重要。在这个问题上,要强调“同一条起跑线”、“同一类跑道”、“同一个游戏规则”,不能“吹黑哨”。

第二关键命题:坚持“问题导向”。

所谓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当前中国产权保护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过3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产权保护是有进步的,但是,不容讳言,当前产权保护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基于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就不应回避矛盾,讳疾忌医,而应以极大的历史责任感,直面现实,讲究针对性。

《经济参考报》:那么,应该针对什么?

常修泽:主要有四个针对性:首先是“公权力”对产权保护不到位,“政府违约”和政策不稳定,侵害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及个人的合法产权和权益。这里是把公权力的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因为不少产权问题是公权力造成的,“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中央文件的高明之处。二是,不同所有制产权保护不平等,对非公有产权的保护弱于对公有特别是国有产权的保护。这里明确提出“弱于”的问题,相当尖锐。三是,公有产权保护制度本身仍存在不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仍然存在。您看到的,在国有企业,腐败案例屡见不鲜。同时,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保护也不到位。四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易发多发,盗版啊、假冒啊,等等侵权方面的问题,不胜枚举,而且他们的侵权违法成本低,我们的维权成本高。这种现象蔓延开去,谁还去创新?何谈“创新立国”?

总之,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它不是理论空谈,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有的放矢的。针对问题,提出“管用有效”的改革措施。

《经济参考报》:您谈得很深刻,也很尖锐。那么,第三个是什么呢?

常修泽:第三关键命题是严格依法保护。

中央的文件只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能替代法律。我们国家是个法治国家,既然依法治国,就应该严格依法保护产权,把推进产权保护的法治化作为“根本之策”。这里有四个环节。

首先是“立法”环节。有些重要的产权保护问题迄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比如,对于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问题,究竟再续多长时期?50年?70年?还是永久?另外,续期时是“无偿续期”?还是“象征缴费”?还是“评估定价”?这些都需要通过立法来解决。这次《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续期的法律安排问题,这就要履行必要的立法程序。

第二个环节是“执法”,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腐败执法”、“权力寻租”,不同程度存在。

第三个环节是“司法”,这相当关键。我高兴地看到,司法部门已就落实中央文件做出了部署。

第四个环节是“守法”。这个环节,也十分重要。总之,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应该贯穿严格依法保护的精神。

理性思考之三:在艰难改革中如何把产权保护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经济参考报》:也有读者担心,好的文件难以落实。请您谈谈,如何把产权保护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呢?

常修泽:我也有此忧虑。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艰苦工作。除了已经讲的外,我考虑新增加这么几条:

第一,建议从甄别和纠正经济案件中的若干错案冤案入手,由“治标”走向“治本”。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既应治标,解决当前急于解决的问题,包括某些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更应注重治本,力求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安排,建立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当前,作为一个起步点,可瞄准以往经济案件中的错案冤案,尤其是社会反响较大、存在较多疑点的案件,实事求是地甄别,从依法纠正入手,使人民群众看到你确实真刀真枪地进行产权保护。

说真刀真枪保护容易,做起来很艰难、很艰难呐。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复杂,既有在新阶段改革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产权案件,也有一些是过去改革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产权案件,例如,由于过去司法不规范导致民营企业产权被侵犯的案件;还有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身不规范甚至违法的问题(请注意:这个地方中央文件并没有使用所谓“原罪”的提法,因为“原罪”这个概念内涵很不清晰,同样中央文件也没有使用所谓“大赦”的提法,准确的说法叫“不溯及既往”等原则);此外,还有现实中,由于执法不够规范或公务人员腐败 ,出现刑事介入一些经济纠纷问题,等等。对此,必须仔细梳理,不能简单化、片面化、肤浅化。

还应看到,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既得利益力量的干扰、阻挠和掣肘。不信,你看产权保护的过程必然伴随利益的博弈,甚至尖锐的冲突。在这个问题上,就看能否突破既得利益集团造成的困境啦。

《经济参考报》:您这说到点子上了。肯定会有既得利益势力的干扰。

常修泽:不是常讲“提高驾驭能力”吗?能否驾驭既得利益集团是个看点。

《经济参考报》:是个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第二个建议呢?

常修泽:第二,务必要在“区隔”上作文章。

既然情况错综复杂,“一团乱麻”,要严格区分不同情况,务必在“区隔”上做文章,按程序办事,把握相关法律和政策所规定的界限。例如,过去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时,曾经存在把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混同的情况。有没有?有。针对此,应严格区分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这两种不同的财产关系:一方面,自然人违法不能随意牵连企业法人;另一方面,企业法人违法也不能随意牵连自然人,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再如,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你处理违法财产,不能随意牵连人家的合法财产啊。此外还要区隔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等等。这些都有很强的政策性,必须划清界限,防止混淆。

《经济参考报》:您讲的“井水不犯河水”很贴切。现在人们对“井水河水两水互犯”已经见怪不怪了。第三点呢?

常修泽:第三,新的启示:把“产权”和“人本”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的改革热情。中央这份文件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反响是值得深思、需要升华的。这里边有规律性的东西可寻。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38年,在一定意义上说动力有所衰减,患了“改革疲劳症”,现在就像神舟发射一样,一级火箭完成后,亟须二级火箭推进。这次人们明显看到了新的“改革兴奋点”。你看,比如说关于70年房产土地使用权问题,虽然并不是这个文件的核心命题,但毕竟是文件的“题中应有之义”呀,文件中有句话说得好:“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这里并没有什么跑题不跑题的问题,广大老百姓一下子就扑到这个点上,说明人民群众对产权的关切度相当之高,这正是个正题,而且应该能从中引出深刻的哲理来。

《经济参考报》:那您得出什么深刻的哲理?

常修泽:我们要直面现实:经过38年的改革,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不能说是全部)已经不再是旧社会那种意义上的“无产者”,虽然社会成员之间贫富差距较大,需要进行“利益再平衡”,但是,人们拥有不同量级的财产权是不争的事实。六年前我曾出版一部《产权人本共进论》,今天情况更有新的进展。第一,在广大农村,七、八亿农民拥有属于自己家庭的十几亿亩土地承包权、两亿亩左右的宅基地财产权以及相当数量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二,在600多个城市和众多建制镇中,大多数城镇居民拥有自己的房产(当然数量不等,那是另一个需要调节的问题);第三,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以及“大国工匠”等普通员工不少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技术产权;第四,在国有、民营以及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工作的管理者拥有自己的管理产权(人力资本产权)等等。至于国家拥有的各类资产净值估计约有三百多万亿计(2013年底),这些都是全民的财产啊。为什么文件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显然和当今的财产结构有密切关系,文件这句话:“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是有战略意义的。由此使我想到下一步改革战略思路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提高改革整体效能,特别是扩大改革受益面,像中央领导近日所说的“四个多推”:1、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2、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3、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4、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这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新追求、新方向。

作者: 编辑:张占军
更多>>  
2280亩的花海你见过吗? 
 
石祥路高架7月7日开通 
 
最深井筒式停车库开放 
 
杭州赏荷哪里好?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