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房交会”上的四大猜想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5月15日 11:30:11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
延伸阅读: (5月15日 杭州网讯 记者 周翔翔)5月18日至21日,中国(杭州)第十二届最佳人居环境展览会将在和平会展中心和世贸中心同时举行,本届人居展共有4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中介企业参展,其中开发商35家、中介6家,参展企业数量创造了历届最低。 本届人居展将继续冷清态势? 本届人居展仅有35家开发商参展,报名参展的房地产企业为历年最低,与上一届人居展参展的95家开发商、11家中介、2500多个展位相比,本届人居展的展会规模、参展企业数和展位数都大幅缩水。本届人居展还没开始似乎已经注定了其“惨淡”的命运。 “房交会”的功能也在慢慢的弱化,特别是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中,开发商越来越看淡房交会所带来的效果,记者了解到,一些不参加本届房交会的开发商均表示房交会的效果不是很好,对房交会不抱有太大希望,“现在的房交会几乎50%是工作人员,30%是收废纸,5%是保安人员,仅剩下15%是购房者,如果果真是这样的情况,那开发商参与的意义就变得不太大了”。 如此的房交会连“演员”都没到位的情况下,又怎敢奢望观众捧场呢? 价格是关键 折扣力度能否创新高 “价格,价格,还是价格。”对于广大刚需购房者来说,价格始终是决定买房的关键因素。 如今的杭州楼市,降价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楼盘先后降价试探市场,特别是春节长假过后,杭州楼市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截止目前,杭州已有30余个楼盘进行了价格调整,降价对促进楼市成交量的作用是明显的。据统计,杭州4月份销售榜前十的楼盘均为降价或者低开的楼盘。 那么,房交会这样一个大好的促销机会,而目前促销的最有效手段,无疑只有价格,而且只有足够震撼力的价格,才有可能打动购房者。那么开发商们是否会使尽狠招,绝招,奇招来招揽购房者呢,其优惠力度是否会继续加大呢? “最冷房交会”成交量或超去年 据统计,去年10月的省房博会,总成交129套,成交面积12073平方米,成交金额26155万元。其中,商品房成交113套,成交面积10688平方米,成交金额23147万元;二手房成交16套,成交面积1385平方米,成交金额3008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列近4年来倒数第二,仅次于2010年5月举办的第十届人居展。那么本届人居展能否有所突破呢? 今年春节过后,杭州楼市成交量出现了一派复苏回暖的态势。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杭州市区共成交6902套,成交面积达719200.6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共成交4196套,同比去年4月上涨207%。4月主城区商品房共预定1411套,同比去年4月上涨27.3%。随着房交会的临近,具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房交会更是成为购房者和开发商们关注的焦点。虽然仅有35家开发商参加,创造了历年最低,但本届房交会除了绿城和滨江外,其余开发商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针对首次置业的刚需楼盘。趁着楼市释放的这股购房热潮,房交会是否会将刚需置业推向高潮?刚性需求是否会在房交会上最大释放呢? 绿城仍然以展示为主 中介现场叫卖? 每届房交会,绿城房产一直都是媒体和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受调控的影响,目前绿城集团主要是通过卖地和项目转让来回笼资金,虽然此前旗下的几个项目也进行过一些价格调整,绿城•慧园针对员工75折、明月江南也对一些企业做过团购,但实际成交的情况都不太理想。毕竟怎么想办法卖出房子吗,才符合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届房交会,绿城仍然以一种高姿态面市,绿城集团包下了整个世贸中心一期一楼的展位,是所有参加房交会的开发商中,展位面积最大和参展楼盘最多的企业。借助本届房交会绿城房产会不会有什么新动作呢? 实际上绿城降价的余地已经很小,几个项目都是地价高位的时候买进,加上绿城的建筑成本比较高,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加上绿城的产品基本都属于中高端,绝大部分都在此轮调控的限购区域内,有能力买绿城房子的人基本都属限购范畴,即使降价也很难收到成效,使得绿城无法效仿其他房企实行“以价换量”的策略。但值得一提的是,绿城年初经历了一场营销革命,签约了一批经纪人,从等客户上门到主动出击,变得更加的主动。在此前的房交会上金地•自在城等项目通过中介,二三级联动进行营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中介在房交会现场叫卖绿城的房子,应该是房交会上一道不错的风景。 |
作者:周翔翔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浙江的地铁梦梦圆在即 重金打造只为盘活都市圈
下一篇: 富阳市第十届房交会落幕 品牌房企来唱戏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