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易涨难跌为哪般 |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5月24日 08:46:05 星期五 来源:经济参考报 |
“量跌价稳”是当下楼市的现实写照,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延续了新年以来的上涨态势,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全国主要城市房价几乎全线上涨,但多数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明显缩小。目前楼市已进入新一轮政策效果观察期,短期内房价仍会延续前期上涨态势,但其上涨的空间及延续的时间,将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决心及对政策的执行力度。 当下扰动房价的因素依然活跃。一方面,房价涨势虽趋缓,但上涨预期犹存。受前期房价上涨惯性作用的影响,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上涨的城市个数依然较多,房价上涨的预期尚未解除。土地市场热度不减,一线城市高价地频现便是佐证,如近日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成功出让通州区台湖镇两宗土地,其中,台湖镇B-23多功能用地以8.25亿成交,溢价率高达230%。 另一方面,由于一季度业绩大增、融资成本下降以及房贷增加,房企资金状况明显好于往年,部分大型房企开始取消价格优惠措施。5月22日发布的《2013年一季度全国房企资金报告》指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状况为偏松,这是自2010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首次告别紧张状态。另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年内,10大标杆房企融资额度已经达到了380亿,已接近2012年全年的413亿融资额。相比去年下半年151.6亿的融资额上涨了150%。 第三,从供求关系看,部分热点城市供应依然偏紧,在需求动力强劲的情况下,价格下调难度增大。亚豪机构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北京仅新增供应22378套商品住宅,而成交量则达到了48910套,高达2.6万套的供需缺口,导致库存急剧减少。目前北京商品住宅存量仅61000余套,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9%。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也显示,1至4月,北京新房销供比达到3.4,为近年最高水平,而从出清周期来看,为6.1个月,处于近年调控以来较低水平。 此外,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楼市调控态度暧昧,落实力度不一,也增加了房价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这从“国五条”地方版细则就可看出端倪,各地细则普遍宽松,房价控制目标大多设定为不超过“同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而市场最为关注的20%个税问题,部分城市仅要求与国务院一致,但未做进一步明确,有的个别城市甚至在细则中并未提到20%个税事项。 本轮调控的难度依然不小,尽管政府希望通过抑制不合理需求来限制房价,但被压制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将现有需求后置;一旦调控效果被消解,新一轮房价上涨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实践证明,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为房价降温。 毋庸讳言,从深层次看,房价上涨源于实体经济日益呈现的虚拟化特征,消除这一现象应综合治理。但是,短期看,若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楼市调控效果,一方面,要斩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目前调控重压之下,土地市场所呈现的逆势火爆景象便是“土地财政”在作祟。地方政府通过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和规模,使得地价极易被炒高,甚至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而这直接影响房价和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在限购、限贷仍然严格实施、继续严格抑制投资投机型需求的同时,要努力增加普通住房的有效供给。只有采用市场手段,增加供给,改变供求关系,实现供求平衡才能实现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但考虑到房地产开发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如何实现楼市调控与稳增长之间的平衡也将是个考验。 |
作者:李佳鹏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想转让房产过户 没有结婚证难以免个税
下一篇: 京沪穗深房价涨幅超10% 去行政化是未来调控方向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