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想转让房产过户 没有结婚证难以免个税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5月24日 07:55:23 星期五  来源:广州日报

想转让房产过户 没有结婚证难以免个税

结婚多年想找到当年的“老证”真不容易。

  一对结婚30多年的老夫妻,最近想把房产过户转让给侄子,却遭遇了难题: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要求其一定要出示结婚证,但结婚证早就丢失了,来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又被告知必须回原籍申请补领,这意味着两口子必须千里迢迢回到河北唐山去补办结婚证。昨日,两口子为这事与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争执起来,并寻求本报记者的帮助。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一切都是“免征个税”政策惹的祸,而根源则是家长为争取名校学位出“新招”获得学位房产权。

  30年前结婚证丢了

  补领就要回唐山

  昨日,记者在福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一对五六十岁的老夫妻与工作人员争得面红耳赤,非常激动。原来是因为补领结婚证的事情遇到难题。

  “我们都结婚三十多年了,结婚证早就遗失了,现在想办房产过户,房地产权登记中心让我们来民政局补领个结婚证就行了,来了民政局居然让我们回到原婚姻登记机关去补领。我们都来深圳几十年了,唐山也大地震了,很多东西早就没有了,难道我们还要回唐山才能补领结婚证?”

  今年57岁的李凤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祖籍是辽宁,以前随部队在河北唐山生活过一段时间,并与妻子在唐山结婚领证,1982年就以工程兵的身份来到深圳支援建设,一直就在深圳定居下来。近期想把房产过户转让给侄子,却没想到在结婚证的问题上卡壳。

  “我们老两口年纪都大了,为了结婚证还要四处奔波,为什么条文规定得这么死板呢?”李凤友很是不解。

  民政局:

  婚姻法规定要回到原地补领

  福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陈跃表示,补办结婚证国家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按照要求来办,不然很难确定是否已经结婚,或是否重婚。

  陈跃给记者看了《婚姻登记条例》第四章第十七条的规定:“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人补发结婚证、离婚证。”

  转让房产为何要查结婚证?

  原是避税惹的祸!

  一位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补领结婚证因为有法律规定,要按规定查证后才能补办。但是不明白为何转让房产国土部门一定要看结婚证。“这个规定是太死板了,如果两个人合伙买套房子一定要证明是夫妻关系吗?如果两个男的合伙买房子也要结婚才行吗?”

  昨日,记者咨询了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家庭唯一一套购买5年以上的房产,因为可以申请免个税,所以才需要结婚证。”如果双方不是夫妻,合伙买房,则需要提供各自的结婚证,如果是未婚就需要开单身证明。否则,就需要缴纳差价20%,或者总价1%的个人所得税。

  急转房产

  原是为读名校出“新招”

  等记者调查了解到解决方式后,李先生才向记者吐露了实情:自己这套房的确是家庭唯一一套满5年以上的房产,因为带着深圳某知名重点中学的学位,而侄子的房子却没有好学位,又买不起名校的学位房。为了孩子能入名校,才想到通过转让部分产权的方式获得学位,实际上所有权还是李先生,都是被入学要房产证明的政策逼的。他表示,准备采取缴纳1%个人所得税的方式转让房产,侄子愿意承担费用,房地产权登记中心也同意办理。

  记者了解到,因为深圳名校学位紧缺,有无房产成为衡量是否具有入学资格的重要条件。为了赶在入学前申请到名校学位,不少家长开始提前行动,在房地产限购、限贷、征收个税等政策下,买房非常困难,动辄数万一平方米的学位房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而通过转让部分房屋产权成为部分家长抢学位的“新招”。

  律师:

  不要求免税无需结婚证

  广东信荣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茂荣律师表示,将房产过户给侄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买卖关系,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按照评估价过户就可以了。房产所有人具有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出示身份证、产权证即可,一般不需要结婚证。但是,国家对家庭唯一一套5年以上房产免税,如果要申请免税就要证明是家庭关系,如果不想免税就不存在结婚证的问题。另一种是赠予的方式,不存在买卖收益问题,因此可免征个税,也无需结婚证。然而需要到公证机关去公证,需要交纳房产评估价2%的公证费。

作者:余琴 编辑:袁芳
更多>>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 ... 
 
任志强吐槽南京机场 ... 
 
一线80后当红女明星 ... 
 
《我是歌手》歌王羽 ...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