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择校热”引发“买房热”二手学区房热销 开发商纷纷傍“名校”
“阳光招生”给学区房带来“阳光”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5月10日 08:03:02 星期四  来源:每日商报

    近期最热的话题便是学区房,且不用说街头大幅的房产广告、家长们的焦头烂额,就连家里没有适龄小孩儿的大伯大妈们也在茶余饭后议论开了学区房。二手中介报告显示,新政刚出来的3月份,学区房成交量能占到门店总成交量的3成左右,虽说4月份有所回落,可学区房价格始终很坚挺。一手房开发商也纷纷引入优质学区资源以增强其软实力。

    “阳光招生”出台慌了家长

    卢女士近日正为女儿学区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女儿才上幼儿园,原本不急着考虑学区,谁知择校突然被明令禁止,卢女士因此也不得不买学区房来“曲线救国”了。

    住在城西的卢女士开始找起了学军学区房。一连看了好几天房,可不是房子太小太破就是价格太高,稍微便宜一点的,又担心离学校的距离有点远,怕到时候划不进学区范围。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房才晓得如今的学区房比普通房子每平方米竟高出了几千元!甚至一河之隔,价格也可能有着天壤之别,比如同为马塍路小区,西溪河以东的一套50多方的房子总价为180多万元,而西溪河以西的一套57方的房子挂价则要213万元,两套房子地段、户型、面积等都几乎一样,价格却相差了30多万元!

    我爱我家文二路店一位经纪人说,这很正常,因为很多家长担心学区变动,“万一西溪河以东的房源划不进学区范围,这套房子不是白买了,本来就是冲着学区来的。”这位经纪人劝张女士说,买学区房一定要趁早,一些名校对户口要求很严格,越早落户、入读名校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学区房一向很稀缺,都是一挂出来就马上没了,而价格也在一直上涨。“现在马塍路、文二新村这样八九十年代的且是小户型的房子,总价200万元以内的已经很少了。”

    学区房一直在楼市中大行其道,即便是房产形势极不景气的近两年,其成交也都一向不错,并且价格坚挺,而今年则更为明显。浙江省教育部门一纸“阳光招生”政策的出台,使得学区房再度迅速升温。

    今年起,浙江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实行公办中小学“零择校”政策。这项被称为“史上最强择校措施”的新政,“一刀切”地全面叫停了择校现象,这意味着公办学校很难再通过以往付费的方式就读。这让许多原本没有买学区房打算的家长不得不下手,高价买进学区房。原本就已“高烧不退”的学区房更为抢手,也让“孟母三迁”的故事不断上演现代版本。

    二手学区房看房量增长了1倍多

    对“零择校”最快作出反应的是二手学区房。假日房产的赵若斌告诉记者说,新政出台后,看学区房的购房者与新政前的看房量相比上涨了1倍之多!新政对学区房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不少房产经纪人都说,今年学区房较往年更热,大部分刚需购房者在首次购房时就会将学区房纳入自己的购房标准内,在购房时会更多地咨询学区情况。

    新政出来后,很多之前犹豫不决的家长都不再犹豫了,甚至高于对于房东的提价也都默默接受,因为他们宁可咬咬牙、多花点钱来买学区房,也不愿意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采荷学区为例,今年1月,成交学区房套数为4套,而3月的成交套数则多达39套,几乎上涨了10倍!而地段差不多但没有学区的景芳片区,成交量上涨则没有这么明显,仅从1月份的20套上涨至3月份的40套,顶多只是翻了一番。”21世纪不动产的周晨说学区房成交量明显上升。

    3月杭州二手房成交2009套创14个月来新高,而其中,学区房是最大热门。据统计,3月杭州主城区二手房共成交2009套,环比2月的1266套上涨了59%,为14个月来首次突破2000套大关。促使成交量回升的主要原因是二手房价格的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力度的逐步增加也是一大原因。而这波行情中,学区房功不可没,不仅成交量上升,成交均价也不降反涨。

    各中介公司纷纷反映,近期成交的热门片区为学军、九堡、德胜、采荷等,而这些片区无一例外都为热门学区。华邦地产的月报显示,3月份杭州主城区二手房成交均价为19959元/平方米,相比2月份18983元/平方米涨幅达5.14%,二手房成交均价在开发商打折、学区政策等组合拳的影响下较2月份略有上升。

    华邦地产张鹏飞说,二手房价格整体走势微微下探,但学区房却在3月份逆势上扬。历年的3、4月和9、10月都是学区房的销售旺季,但往年的起伏变化没有这么明显,今年“零择校”新政的出台对学区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部分家长属于恐慌性购房。3月份二手房成交量攀升与学区房的集中成交有着较大关联。张鹏飞说,目前学军附近的学区房价格是最高的,成交价格在2.6万元-3.3万元/平方米,均价则在2.7万元-2.8万元/平方米。学区房最热的时候,学军、求是、采荷等片区内的学区房成交套数占到总成交量的3成左右,在需求释放掉一部分之后,4月份有较大幅度回落,成交量占成交总量的仅10%左右。

    学区房畅销引无数开发商傍“名校”

    5月6日晚,由荣安地产杭州公司与江南实验学校一同举办的江南少年艺术院成立晚会举行,上千名学生家长参与。望江南紧邻滨江区名校江南实验学校,为其学区房。据开发商方面消息,预计将于5月底6月初面世的荣安·望江南目前已续客3000组。

    4月23日,位于绿城西溪诚园区域的杭州求是(西溪)小学正式挂牌成立,自此西溪诚园正式变成老牌名校求是小学的学区房。据了解,求是(西溪)小学将在位于西溪诚园守纯苑南面的原西溪实验学校基础上进行扩建,距西溪诚园仅一河之隔。此外,500米范围内,隶属于西湖区教育局的西湖区甲级紫荆幼儿园,就建在西溪诚园知敬苑的南面;在项目东面就是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唯一市直属纯私立学校绿城育华学校,上学的便利性和教育品质都毋庸置疑;在项目北面的百年学府浙江大学,更为西溪诚园笼罩上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这些,都成为开发商对外宣传的亮点。

    城西可谓利好不断,据悉,求是教育集团(和家园)小学也将在今年9月正式启动。学校位于留下杨梅山路,目前还在装修中,4月底结束,6月正式招生,9月开学。学校规模24个班,计划每班招收学生35人。学校属公办性质,具体的学区范围还没划定,主要以和家园住宅小区为主。据了解,西溪楼盘坤和·和家园4月份也成交了28套,这样的成绩在高端住宅林立的西溪板块拔得了头筹。据了解,和家园畅销的主要是小户型,这与求是小学的进驻有很大关系。同样,文溪鼎园、自在城、御西湖等拥有学区资源的楼盘也都调整了广告,不约而同地将“学区房”这一条信息放了最显眼的位置。

    不难看出,一手房开发商也一样对学区房推崇备至。他们也很明白,为孩子的未来买单,家长们都很乐意掏腰包。

    目前杭州市场上傍“名校”的开发商还有很多,他们纷纷通过引进名校来增强软实力。

    【“学区房”面面观】

    家长:“曲线择校”价更高

    “取消择校费容易,但想让大家放弃择校很难。”对于“阳光招生”,家长在欣喜的同时也颇有苦恼,认为新政等于提高了择校门槛。“如果学校水平都差不多自然没人择校,但目前差距还不小”。不少家长在论坛抱怨,在择校无门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将通过买学区房“曲线救国”的方法来解决,而这比以往的择校代价更高。

    中介:“零择校”不会引发

    投资学区房的热潮

    多家房产中介反映,二手学区房一直是热销房源,且价格一般比普通二手房贵10%左右。“择校热”引发“买房热”,成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学区房的炙手可热,让部分购房者开始担忧:“零择校”会不会引发投资学区房的热潮呢?“不会!”几家中介公司负责人几乎异口同声。假日房产的赵若斌说,因为限购令的持续存在,购房者的买房资格有限,因此不会轻易买进房源。21世纪不动产的周晨认为,学区房比同区块普通房源价格仅高出10%左右,投资潜力并不看好,虽然学区房较容易找到“接棒者”,但有时候也会面临着学区变动的风险。华邦地产的张鹏飞持同样观点,他认为,学区房房龄都比较老,银行贷款不易,投资潜力也不大,而且今后也不见得可以轻易出手,因为同地段的一手房、二手房相比较而言,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一手房。

    业内人士:学区房是房产

    为教育资源不均衡背下的黑锅

    著名房产评论人丁建刚说,市场刚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因结婚而买房,因人口增加而买房,因孩子上学而买房即所谓的“学区房”。作为市场刚性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丁建刚认为学区房的需求“相当刚性”。同时,他认为,当下学区的价值是被高估的。同样一个板块,学区房与普通房子的最大差额可以达到4000-5000元/平方米,以一套六七十方的房子为例,家长想要拥有一套学区房就必须多出30万元甚至更多。而且付出的还不只是经济代价,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学不得不放弃本来比较好的居住环境而住到又小又旧的房子里,这是百姓面对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无奈。“择校热”引发的“买房热”也是家长们在孩子享有较好教育资源的希望破灭之后、只能趁早下手买房的无奈之举。他认为,这其实是房产为教育资源的匮乏所背下的黑锅。而除了教育资源之外,还有医疗资源的不均衡等等,也都会体现在房产上。他并不建议一窝蜂地买学区房,尤其是距离上小学还有四五年的家庭,用不着过早准备,因为政策变动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作者: 编辑:袁芳
更多>>  
新妈孙俪豪宅内景曝光 
 
凯特·温斯莱特豪宅 
 
整容削脸反变丑的女星 
 
赵薇七星级餐厅豪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