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谈底尚早,现在房价只能算相对底部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12月01日 09:20:02 星期四  来源:今日早报

  亏本销售传达了什么样的信号?亏本销售对楼市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发表了各自观点。

  亏本销售不是噱头

  开发商亏本销售,这在前几年匪夷所思。不过业内专家认为,今年楼市涌现的亏本销售现象,不再是房企的营销噱头,而是一种符合经济逻辑的市场行为。

  “近期低开或者降价的一些楼盘,确实已经逼近或者跌破成本价。”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认为,房企的如此举动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连生存都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的话,利润的重要性就会降到其次。从表面上看亏本销售确实是牺牲了利润,但是可以提高销量,在短期内为房企增加现金流。钱以后可以慢慢赚,但此时此刻最迫切的就是保证资金链的安全,这就是房企亏本销售的初衷。

  “当然亏本销售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房地产业也不例外。目前的亏本销售,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章惠芳说,从一个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企业肯定要实现利润,亏本销售只是权宜之计。当前的亏本销售现象更容易发生在一些较大规模的房企身上,因为这样的房企需要更多的现金流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同时,这样的房企旗下拥有多个楼盘,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一部分楼盘亏本销售,另一部分楼盘保持适当利润,或者说前期销售利润较为可观,后期销售时适当牺牲一点利润。换言之,即便单个项目单批房源是在亏本销售,但是算总账的话还是有适当利润的。

  “定价权虽然掌握在房企手上,但是最终是什么价格,由市场说了算。”章惠芳认为,一些对现金流渴求的房企,为什么会给出接近或者低于成本的价格,这是对市场经过多轮试探而逐步形成的。房价并不是从先前较高利润一下子降到现在的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而是对市场不断试探的结果,最终确认这样的价格能够为当前的市场接受。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价格定高了,销量上不去,增加现金流的既定目标无法实现。也就是说,当前的价格并非房企一厢情愿,而是多种因素多轮角力共同形成的。

  市场释放底部信号

  楼市涌现亏本销售现象,是否就是楼市见底信号?对此,章惠芳认为目前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见底,但是已经算是一个相对底部。

  “说现在就是底部还为时尚早。如果是底部的话,市场就会出现企稳回升,但这种迹象目前还看不到。当然亏本销售确实也传达了一个明显信号,那就是现在已经接近底部,或者说是一个相对底部。”章惠芳说,亏本销售表明市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底部。真正的底部,只有回过头来看才能作出最终结论。

  章惠芳告诉记者,其实2008年下半年杭州楼市也曾出现过短暂的亏本销售现象。“现在与当年的情景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那时候金融危机来了,很多房企开始恐慌,抛售就成了一种本能反应,因为大家似乎都看不到希望。现在的最大问题是供过于求,一方面是供应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却是购房需求被抑制。大家都知道一旦‘限购’政策取消,需求就会反弹,所以说希望还在。”章惠芳认为,此时的亏本销售相比2008年,更多的是一种“过冬”的策略。当然房企作出这样的举动时,也比2008年更有经验。

  也有一些专家分析认为,这些推出低折扣特价房的开发商,基本上可归结为三个原因:第一,个别大盘的一种促销行为,由于盘子较大,销售时间拉得较长,去年可以卖高价的房子,在今年出现滞销的情况下,开发商为了再次吸引买房者的眼球;第二,回款有压力,在资金出现短缺的情况下,需要消化手里的房子;第三,所剩的房源不多了,为了清盘,将现存的房子处理掉。

  成本价能否支撑房价

  不论是跌破成本价,还是逼近成本价,一个楼盘的开发成本对于楼市的房价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决定房价的因素中,需求和成本的作用到底哪个更大些?

  “这个很难一概而论。”某品牌公司负责人认为,“有没有到底线,每个楼盘、每个公司的情况应该是不一样的,就从公司来说,目前的资金实力不同,当然影响到楼盘售价的底线也不同。”

  很多业内人士在分析房价时,更偏向关注楼盘的成本,尤其是土地成本。

  但开发成本跌破,会否成为房价阶段性支撑点?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市场的底线不是由哪一家具体的公司来决定的,成本不一样,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 6折、5折也不是没有可能。一位开发商表示,折扣的多少并不就是单纯地代表楼市的底线。现在市场上虽然观望的情绪非常浓厚,但是多是持币待购,刚性需求还是存在的。

  在这位开发商看来,对于高档房产,楼市打折波动造成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而对于普通的中小型住宅,等着购买结婚、入住的急迫需求是很明显的,如果折扣达到一定程度,购房者还是会下单,成交量就会释放。

  另外,单个楼盘的成本是不能作为楼市支撑的,但是楼市普遍的成本,应该会形成一个相对坚挺的阶段性支撑。”某开发商分析说,目前市场上除了闲林等个别近郊区域的楼盘,协议出让的土地比较集中外,大部分土地都是招拍挂拿到,随着那些“超低”成本的楼盘基本消化之后,以目前普遍的土地价格,楼盘打完7-8折后,基本上都已逼近成本。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的房企因为自身的原因或者是楼盘的地段、品质问题,出现更低折扣的抛售。

  记者手记:亏本销售的经济学意义

  有市场就有盈亏,这是商品经济的普遍法则,也是商品经济中的主体进行优胜劣汰“内循环”的一种形式。可是,一旦亏本销售现象降临楼市,很多人还是会一时难以理解,因为就在不久前楼市还曾是那样的辉煌。

  既然承认房子是一种商品,就必须遵守商品经济的法则。这么些年来,房价几乎只涨不跌,这是中国楼市在特定发展时期的特殊现象。而今也有房企放下尊严,甩开膀子亏本吆喝了,不必惊愕,这其实是楼市的理性回归。只涨不跌,其实就是风险和泡沫在不断累积。亏本销售,也该轮到房企了。

  如何来认识楼市亏本销售,这是一个大命题。记得还在上半年,有人曾经讨论房价,认为价格底部是房子的开发成本。降到了成本价,就意味着房企已经没有了利润。现在看来,跌破成本价才算到底。在尊严和面包面前,房企还是理性地选择了后者。建立在这样的一种逻辑之上,亏本销售将会成为楼市较为普遍的现象。而这也预示着房地产业将会掀起新一轮洗牌。熬不过冬天就退出,晒到了春光就前行,市场竞争就是如此残酷。或许我们该把心态放平一些,把房地产业和其他行业平等对待,那么亏本销售、洗牌就再也正常不过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亏本销售是房地产行业走向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还必须正确看待“亏本价”。并不是所有的“亏本价”,都值得购房者买入。关键要看这个价格与其居住价值或是投资价值相比,是高了还是低了。楼盘的开发成本中,有一块是刚性的,那就是地价。相近的两个地块,由于拿地时间不同可能差价很大,地价高的楼盘哪怕是亏本销售了,价格也完全有可能比地价低的楼盘高出不少。很难断言“亏本价”就一定合理,一定便宜,更不能作为购房的唯一标准。

作者:余丽 蒋敏华 编辑:袁芳
更多>>  
揭秘大S4000万化妆间 
 
《失恋33天》文章家居照 
 
揭王宝强54万农村豪宅 
 
福布斯"独特奢华酒店"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