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以加税的方式来降房价,房价会跌吗?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3月28日 07:47:17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被传染了的群体性焦虑情绪

  伴随着预测中的20%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时间临近,杭州楼市二手房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疯狂成交潮”。

  二手房疯狂抢购的背后是什么?是商家的巨额利润驱动,还是消费者的理性欠缺?虽然这其中不排除个别中介从业人员的推波助澜,但是这次显然不是商家的主动预谋。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在一个长期处于胶着状态的社会,非理性又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社会心理。

  能让饥饿的鱼最癫狂的是什么,无非是告诉它食物越来越少了,再让它看到池塘里的水越来越少了。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指责这种疯狂的行为,那么,也只是披着所谓的“理性外衣”去做粗暴的定义。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超市大促销时,就算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性需求的人,在里面转上一圈,也会顺手捎带走一些平时不会买的东西。所以,在全民总动员的卖房买房热潮下,很难让人时刻保持清醒地头脑去判断究竟该做什么抉择。

  20%个人所得税征收后,房价的成本肯定是要提高的。这点毋庸置疑。媒介和中介不断地传播,使得这种恐慌的情绪被无形中扩散开来了。想卖的人急着卖,想买的人急着买,都是一副急吼吼非得在三月底前签订合同、办理完过户的架势,一时间弄得中介门店挑灯夜战,房产交易大厅人满为患。说来说去,都是担心未来的市场会变糟糕了。对卖的人来说,税虽然可以转嫁给买方,但是成本增加了,卖的难度也就增加了;对买的人来说,无形增加的一笔成本,怎么样都是笔不小的支出,况且对有些改善型客户来说,面对极有可能在近期出台的房产税,也会增加买房支出的预期。

  在这段被称为政策“空窗期”的时段里,我亲眼看到过有客户连夜跑到中介门店,向着经纪人抱怨没有及时安排她看房;亲眼看到过有个温州的客户,在杭州的酒店租住了一个星期,就是要限时把房子卖掉;也亲眼看到卖家把一套房子,从160万元的挂价一路调低,直至135万。当然,还有很多“零差价”转让出来的二手房.......其实,若以效果论来评价,杭州二手房市场早在地方细则还没落地前,就已经主动试演了新政出台后价格理性回落的场景。

  “赶紧买房吧,趁着新政策还没实行,要不然到时候得多交好多税呢。”这是人们当前最普遍的从众心理。所以,不管有没有需求,不管现阶段是否必须买房或必须卖房,无数人被这只无形的手推着,挤进了这次二手房交易的高峰。

  事实上,近几年来,“抢”字已经成为了描述国人不理性消费行为的代言词。抢水、抢盐、抢房的背后,透露出民众心理的一种极度不安全感。这种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安全感,其实是被危险的恐惧吞噬过的人们过去生活经验的“总结”。

  “新国五条”细则中,征收二手房差额20%个税的政策,对杭州市民来说并不陌生。2004年,当时在类似政策正式实施的头一个月,杭州二手楼市几乎跌到了冰点。在实行了整整8个月时间里,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幅度下降,600多家中介公司中累计约有90家中介公司在杭城消失。

  同样,以2007年就开始执行二手房20%个税政策的东莞来论,这些年来,市场虽然通过非常规手段,如“做高房屋合理费用”和签订“阴阳合同”来规避高税费,但是整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不活跃的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与广深等炒家活跃的城市相比,东莞的二手房成交量并不高,价位偏低,转手率也较低。

  也许正是如此,才导致了近期杭州二手房交易愈加疯狂的情景。当不安全感普遍蔓延之后,这些个体性的行为又被无限地投射和放大,就演变成了群体性的行为选择。疯狂的二手房背后,本身就是市场对“最犀利”政策出台的本能性对抗,而让我们无法忽视的是,社会的焦虑情绪又是会被传染的。(胡灵波)

作者: 编辑:张梦婕

上一篇: 疯狂的二手房

更多>>  
盘点苹果全球著名零售店 
 
刘德华月花40万港币租房 
 
揭曲艺大腕豪宅 
 
娱乐圈母女姐妹花盘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