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往上看,所以看不出什么名堂,在滨江,你要学会往下看,地下的世界很精彩。”几年前,当滨江还到处是田野的时候,滨江区宣传部副部长王维林就用这种生动的言语,向前去滨江看房的人们介绍滨江开发的重头戏与开幕戏:地下管线工程。
其实,细心的人只要往滨江城的土地上一站,便能感受出它的不一样:城市上空,没有纵横交错的“空中”线网,看不到轻舞飞扬的这线那线。
“原本城市上空的‘蜘蛛网’变成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量可不是‘1+1’那么简单。”滨江区建设局城市管理科科长叶兴明一说到这个话题,就不由得为我们上起了数学课:所有地下管线加起来是滨江道路总长度几十倍;地下工程的投入,相比于地上工程呈几何级数增长;每个管道都得预埋,不像空中那样随便拉根线就解决问题……
上改下管线:38对
“空中的‘蜘蛛网’专业术语叫城市架空线路,滨江从建设初期便全面启动了‘上改下’工程。”据叶兴明介绍,滨江的“上改下”管线工程,包括了杭州电力、电信、数字、长途通信、联通、铁通、中国移动、网通等38对道路架空线。

|

|
“上改下”前,蜘蛛网密布 |
“上改下”后,景观美不胜收 |
城市架空线路“上改下”,是评价城区规划建设是否有前瞻性的重要指标。“城市道路电力、通信架空线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景观、不利于城市品位的提高,又危及交通安全、行人安全、信息安全,遇到台风等天灾人祸,紧急全面抢修又是少不了的。”
虽然地下工程的成本远远高于地上工程,但这种业绩却不容易用“肉眼”看出来,有时还会引起普通老百姓的误解。但滨江区政府觉得,一次性全面解决问题这道数学题值得做。
去年,滨江区政府还立下了军令状:2005年10月30日前,完成四季大道以东、风情大道以西(滨文路、江陵路、江晖路和滨兴路等10条线路)60%的架空线“上改下”工作;12月25日前,完成滨江区城市道路(37条,117公里)的“上改下”工作。“今年年底之前,滨江区城市道路架空线将成为历史。”说到这里,叶兴明自己也颇为兴奋。
但远远高出地上工程的地下管线建设费用,又该如何解决?滨江区政府推出了“谁投资,谁收益”的方法,以调动各运营商的积极性。政府负责提供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并一次性投资公建管铺设,其他诸如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网通等管网的安装、维护和抢修就由各运营商自行投资、管理,也自己收益。到目前为止,电力部门已投资3800余万元,其他(电信、广播、网络)共投资3500余万元。
预留孔洞:36—42孔
有人说,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都在为城市传递信息、输送能量,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任何部位出现问题,城市“生命线”都会中断,由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滨江人希望他们的家“脉动”更为强劲,脉络更为发达。于是,除了“上改下”,滨江区政府又极具前瞻性地对所涉管线进行了提前规划、提前铺设。
“老城区城市管线一般只有26孔,由于建设较早,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再加上预留不足,一旦需要新增管线,就会看到道路‘开膛破肚’,重复开挖重复建设,这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也有很多经济上的损失。”
“滨江就不一样了,修路前就进行了统一规划,广泛征求所有运营商意见后统一铺设36—42个孔,现在已经使用15个孔,还留下了不少孔洞,保证未来几十年的不时之需。”叶兴明娓娓道来。
完善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是“生命线”正常工作的必要保证。“市区不少地下管线埋设较早,没有备案,导致勘测和施工难度增加。施工中,地下管线变形、沉降或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断水、断气、停漏电现象,甚至还会有人员伤亡。”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滨江区建设局专门设立了管线办,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建设一个相对完善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施工,只需到管线办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便可预防施工不慎而挖爆地下管线。
雨水管线:234公里
先进的地下管线系统,还有一项内容不可缺少:经络分明、走向清楚。就好像人的动静脉络,要各司其职,只有这样,即便某个地方“病”了,也不会影响其他“生命线”的正常运行,避免“并发症”。
管线中,市政配套管线包括给水(自来水)、污水、雨水、燃气等,其中,污水管、雨水管和给水管一般用水泥应力管铺设(也有用钢管的),无须经常性维修和养护,也不易被来往车辆压断,一般埋得较深,大约在城市快车道下8米左右。由于需要经常维修和养护,由“上改下”工程组成的城市道路共建管线及煤气管道则要埋得浅一些,一般分布在人行横道下1.5-2米左右。
“老城区的管线多数安装在一起,一个地方抢修,其他管线也得一起停用。滨江的管线规划就将各类水管分开铺设,还将煤气管线与城市道路共建管线分别铺设在两边的人行道下,可避免管道线一起停用的情况发生,也减少了安全隐患。”
管线的长度和宽度同样也很讲究。比如污水管肯定是最宽的,滨江区的污水管直径就为1.5—2.0米左右,可以容纳一个人自由进入,长度152公里,相当于滨江现有城市道路全长(117公里)的1.3倍;雨水管是最长的,有234公里左右,是滨江现有城市道路的两倍,宽度却最短,仅0.8米;给水(排水)管长度为175公里,相当于滨江现有城市道路全长的1.5倍,直径1米。“滨江的‘地下’工作做得早,对房产开发非常有利。楼盘开发时,只要小区里的地下管道铺好,便可直接接入市政管道,很省事。不像有些地方,开发商一边做楼盘,一边还得想着,以后小区里的排污该怎么解决?!”滨江很多开发商每每说起这个,也是一脸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