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90平方米以下套型建筑面积”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业内人士就此分析,在未来几年内,我国住宅市场的结构比例失调问题将被有效解决,中小套型住宅会成为将来住宅的主流需求之一。也有人将其提到我国宜居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下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甚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这亦不为过。
就像是一场深海地震的震源,由此引发的改变已从物质层面波及精神层面,它意味着对传统居住观念的颠覆,意味着人们对居住与生活幸福感的重新审视,也许将对国人的居住模式甚至生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站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我们需要反思。
是谁剥夺了我们的幸福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更不幸福。”电影《甲方乙方》中这句引人发笑的台词背后是对现实的无奈。实际上在杭州,很多准丈母娘也都把有房产作为择婿的第一要件,足见她们已把住房问题看得何等重要。
前段时间引起强烈反响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与生活幸福度关系最大的因素正是“是否拥有自己的房产”。调查主持人、芝加哥大学奚恺元教授认为,房子关系着大部分人的幸福感觉,安身立命、事业发展、未来保障等等,没有一项不是从家这个小细胞开始的。房产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安定,只有安定下来,才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住宅商品化以后,居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受到空前的重视。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下,一个美国老太太的房产消费观启发了大家为房子而透支自己的将来,于是人们开始“按揭”———为了房子被银行按倒揭下一层皮!
笔者的朋友小林,毕业五年事业小成,有房有车,在旁人的眼中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她烦恼的事情。然而她却面容憔悴、疲惫不堪,自称当初为了面子,按揭买了近200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快到21日还贷时就心闷,都快提前进入更年期了。当初她结婚时,满座宾朋对其新房称赞有加,小两口也是春风得意,如今———呵呵,说多了都是眼泪。
“小林们”如今被冠以一个有意思的称谓:“房奴”。有调查指出,超过三成白领购房者月供超过家庭收入的50%,盲目追求高档住宅使许多人成为“房奴”。
“房奴”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这种人终日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奋力拼杀,他们勤奋,他们能干,他们加班熬夜,他们任劳任怨,他们省吃俭用———似乎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挣钱买大房子。
然而生活是多元的,当大家的物质需求已得到相当的满足转而要向更高层次需求的实现迈进时,却被住房绊住了腿。是否一定要拥有住房?购买多大面积的住房?背负多重的负担?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达到怎样的一种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我们追寻的人生幸福究竟在哪里?
我们的居住幸福指数在哪里?
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提出的“幸福指数”公式就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点,即幸福=效用/欲望。我们发现,分子越大,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说,幸福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价值的实现和内心的知足两方面。然而在当前社会,人们对效用的追求远远大于对欲望的克制,幸福就逐渐被“效用”所取代,也就逐渐和财富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幸福也并非萨缪尔的公式那么简单,金钱的多少就不一定与幸福成正比。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是超级富翁们的幸福指数为5.8,而肯尼亚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他们生活在简陋肮脏的草棚内,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其幸福指数同样为5.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恩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十几年来美国人均收入翻了三番,但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却从40%下降到30%左右。
幸福是相对的,往往会在和别人比较中产生。其实,幸福就藏在简单生活的背后,越是注重物质的人越是不幸福,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是不幸福,越是好胜心强的人越不幸福———幸福就是量力而行,幸福就是知足常乐。
我们再来反思: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购买属于自己的房产才能获得生活的幸福呢?面对日益攀升的房价,我们是否值得为了买房而数十年节衣缩食、耗尽积蓄呢?
向左走,向右走
这个问题就像是我国的交通规则,为什么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就一定要靠右行呢?事实上,有一些国家全部靠左行似乎也没有什么不便。
“条条大道通罗马。”如果能够通过买房改善居住条件而获得幸福,那么租房又何尝不能?当租赁成为一种常态,生活就不会因为租房而变得不幸福,其间的差异不过就是生活态度的差异和观念的不同罢了。目前美国的住房自有率也不过67%左右,选择长期租房的人很多,他们会尽情享受生活,不会为一套房子累死累活。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发财之后买房置地的传统观念。如今,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肯定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而没有不动产留给子女也是不应该的,你的社会评价也铁定不会高,因此人们甚至不惜冒着连病也看不起的风险透支巨资购置房产。于是,生活的开支被尽可能地压缩、生育的计划被一再地搁置、所有的业余爱好都变成一种奢侈……住房已经吞噬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确实达到了购买住房的经济实力,那么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购买多大面积的住宅才能获得期望中的幸福?
在当前的居住观念中,答案似乎是确定的:当然是越大越好!有个房地产老总曾向笔者直言,只有12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才能满足居住需求并保证生活起码的舒适度。
然而,这可能只是一个老板眼中的居住幸福观。没有因为住房而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没有因为住房而节衣缩食,没有因为住房而变成工作机器,没有因为住房而焦虑抑郁,没有因为住房放弃休闲娱乐———假如没有因为住房牺牲你其他方面的生活质量,居住面积大一些又有何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房奴”并非只是穷人的专利,有些家底相当殷实的人一不留神也成了“房奴”,其背负的债务压力远比寻常家庭沉重,得不偿失啊。
香港有钱人的比例应该比内地任何城市有钱人的比例都高,但目前香港套型在40-69.9平方米的住宅占所有住宅的一半,10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占到80%-90%。美国上个世纪末期就兴起一股搬到更小的房子里居住,从而提高综合生活质量的潮流。
并非只有大套型的住房才是高标准高舒适度的,市面上照样有大套型的垃圾建筑。面积不是检验居住幸福的唯一标准,地段、交通、景观、配套、户型、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均好性,才是实现居住幸福的通道。
我们并非鼓吹让比尔·盖茨或沃伦·巴菲特之类的富豪搬进小房子里住的观念,也丝毫没有让大套型住房都去见鬼的意思。只是提醒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人:甭管那些人在激烈地争论什么?看紧你的钱袋,别让住房套住你的幸福生活。
居住幸福源于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