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刚刚从青岛看完房子回来,那里和杭州的情况差不多,市区的房子也已经很贵了。我站在比较学术的层面上说一些看法。我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对房产市场感到比较痛心呢?比如说在青岛,那里有一个“红顶绿树”,这是一个项目的名字,但是这个红顶绿树的形象,是老早以前殖民者进来后造的很多小楼,可是现在造的都是小高层了,还去盖那个红顶,根本不漂亮。原来的那种房子的红顶比较矮,旁边有高的树,还是很和谐很好看。现在光有很高的红顶房子,没有绿树,哪显得出美观啊。现在我们很多房子,没有什么绿地,车子也根本没有地方停了。我意思是说,事实上我们造了很多房子,但是那些根本谈不上什么建筑,所以就不要玷污“建筑”这两个字。
我们10月份到三亚去,那边有一个白鹭公园,很多白鹭在那里聚集,一个月之后再去白鹭全没了,一问说是人多了它们全跑掉了。我想有的时候人也很过分,一定要把它们赶跑。还有那里的一些高楼,建在了海边,后面的被挡了,这也不是好现象。所以这方面的东西要多写写,否则我们对不起子孙后代。
我是从城市的建筑去看问题的,比如说,是不是非得把房子造在这个地方,搞得人家没地方停车或者没地方休闲。我记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楼盘,很多在采光、通风方面都有问题,是不是城市发展一定得这样?真正好的房子还是不多。再讲大一点,城市发展有很多的模式,不是非得有看起来“天生”的形式,比如容积率规定为2.0,你这个2.0是怎么来的,谁都不知道。再说城市西扩,又挖又填,我个人觉得,杭州是不是土地少到了非得填这么多水塘的地步?
又比如说城市校园规划这么一个现象,我们希望靠大学城来带动这些新的区域。那么我在想,校区过去了,是不是区域真的就热得起来?原来老师们走五分钟路就见得到学生,现在好了,起早摸黑去上班,学生的管理也难了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想也不好。
另外是关于房价的问题。两年前,我们专门开过会。那一次人人都谈房价涨了,我当初有一个观点,觉得房价在人们的心目中,你要它跌了它就跌了,这个说起来很唯心,但我确实这么理解。关键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舆论导向,现在大家都说涨了,老百姓又很难全面掌握市场的信息,只好也跟着买。现在网上透明售房推出来了,我觉得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好事。
说到房价,想起以前我在海南,我老婆觉得股票行情很好,就拿了点钱去玩,当时股票都不跌,但就在她进去了不久,股票就再也没有升了。炒股的人都知道,当时老百姓都不会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波动。房价也是一样的,也会有波动,黄金都还有波动呢。现在,海口的市区房价也就两三千块一平方米,很多好地段也就卖到四五千块一平方米。杭州楼市还没有吃过像海南那样的苦头。我绝对不认为老百姓已经富到这个程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