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贺田房产副总经理):
做产品加法,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也是持谨慎的观点,但长远来讲是很有前途的。房地产行业在中国来讲是十分年轻的行业,我们现在走出的只是改善居住面积的一小步,与国外豪华的、舒适的、个性化的购房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从宏观市场来看,城市建设仍在不断膨胀,各级政府背负着重重的包袱,可政府税收的增长幅度是有限的,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土地。其次,杭州是多元化的城市,拥有很多私营的小业主。现阶段他们有三怕:存银行没利息;炒股票被套牢;扩大再生产,资本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房产是最实在的。买房不仅可以保值、增值,而且容易套现。
就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房地产真正进入了产品营销时代,开发商亟须补上营销这一课。首先要做好市场定位,要区分市场,要与目标客户群相吻合。其次杭州的房产广告做得太花哨,不实用。港澳地区现在卖的都是装修过的现房,广告强调突出的是产品的实在。而杭州卖的是期房,广告也比较虚。还有杭州的营销几乎都是“内控”,没有市场观念,这是很不正常的表现。另外,我觉得单纯降价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应该从消费者的实用需求角度入手,不断做产品加法,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葛文辉(野风房产营销总监):
楼市发展像坐“火箭”,太快了
此次宏观调控首先与1998年的那次截然不同。1998年的房地产业还只是个“孩童”,现在已经长大了,对政策、对金融、对整个行业都具备了一定的把握和承受能力。其次,杭州楼市发展像坐“火箭”一样太快了。造成外部资金、外部企业大量盲目涌入,适当的调控可排除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宏观调控后,杭州土地价格应趋于理性,该流拍的土地让它流拍。再有,应欢迎全国有实力的开发商进入杭州,完善整个市场。
由于杭州缺乏由权威部门提供的楼市发展的各方面准确数据,信息不明晰,导致市场混乱、模糊,以至开发商困惑。上海、广州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到位。
对于营销,我非常赞同大家认为务实主义将成为未来杭州房产营销的核心。前两年我们坐在“火箭”上,无所谓广告的内涵,因此比较注重感情的渲染,讲究豪华。现在我们公司首次尝试刊登用户型图等直白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效果不错。
曾建芳(杭州广厦总经理助理):
要乐观但不要太乐观
我认为在这次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这次宏观调控主要是从土地、金融、拆迁等几方面来进行调控的。从目前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认为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了。主要体现在投资的增幅回落、建设速度放慢、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房价也开始趋稳。
我觉得宏观调控对营销产生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以前只有销售的观念,没有营销的观念。就算有,也只是单纯做广告。现在应该把着重点放在把楼盘的特质告诉消费者、注重服务。
黄海波(通和置业总经理):
加快期房转变为现房
我们要重视宏观调控的意义。经过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杭州以前楼市火热的形势将一去不复返了。具体表现在:原来土地的高增值、项目的高利润时代不会再重现;过去产品快速销售将成为历史;整个发展节奏将发生大的变化。开发商要调整好各自战略,来捕捉即将涌现的机遇。今年下半年可能会有不少土地涌现,大大加强了土地的可选性。
杭州的优势从总量上来分析是强劲的,针对性的分析是有很多要素构成的。包括房改房的要素、城市化进程的要素、城市辐射对周边的影响要素等等都是有前提的。我们正采取两个措施,希望能应对今后发生的变化。其一,提升整个营销体系的素质。其二,加快期房转变为现房。
对媒体而言,要做到公开、公正,不要推波助澜。不要报道缺乏事实依据的消息,不要夸大,不要不负责任。多讨论行业周期性、前瞻性的带有理论研讨发展态势、远景的东西。
陆磊(新家园咨询总经理):
开发商要消除被宠坏的感觉
开发商的利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被动利润,另一部分是主动利润。前几年,开发商赚的大都是被动利润,应该说是被宠坏了。宏观调控以来,开发商有悲观派与乐观派之分。但我认为这次宏观调控的结果是比较正常的、合乎规律的。一直以来,我们开发商的利润与消费者的价值是有所偏移的。但调控之后,开发商的利润与消费者的价值相对应了。
近年来,杭州的房价一直坚挺,开发商已经被宠坏了,有梦幻的感觉。但接下来,形势比较严峻,开发商要从服务、营销策略等方面去发掘。行业老大万科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虽然我们的开发商也在做营销策略,基本上是产品有亮点,价格有亮点,概念有亮点,广告有亮点,服务跟营销有灰点,甚至是黑点。另外,媒体在宣传方面应少谈价格,多谈价值。还有,杭州的二手楼市存在严重的泡沫,也是值得研究的。赵春雷(绿都控股企划经理):做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如何在宏观调控下开拓市场,我们绿都主要是做好整个营销。分两个步骤:首先是做产品,要做到物有所值;其次是做服务,要做到物超所值。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目前,杭州存在写字楼与住宅不协调的发展现状,尤其是萧山的写字楼。实际上,萧山到杭州老城区的中心直线距离远比三墩、闲林到老城区有优势。再加上三桥收费站的取消,四桥即将建成,都大大缩短了与老城区的距离。原本应该被重点关注的地区却没有显示其力度,况且萧山目前的商品房均价在5000—5500元左右,很有竞争力,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地方。
朱早(金成房产副总裁):
探索与媒体合作新思路
从目前实际的市场情况来看,6月份至今,市场销售在逐步回暖。近期来销售中心看房的消费者明显增多,这是一个信号。另外,各级会议和媒体所透露的信息表明,房地产行业已经从九大重点监控行业中被松绑了。
今后的销售形势怎么走,10月份的房交会是个关键的分水岭。如果房交会的人气活跃了,成交量就会上去;反之,就像现阶段的形势一样,依然平稳。另外,开发商与媒体联系、合作,这也是营销的一部分。双方共同努力来引导市场,倡导健康稳定的观念、情绪。我觉得今后开发商在与媒体合作方面要更多去尝试、去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手段、新的模式,在不同领域怎样去深化、去细化值得深思。
张钢婴(杭州日报房产汽车报道部主任):
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现在的政策就像天要下雨,我们只能顺势而为。我认为开发商等待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去盼,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去依赖。宏观调控一来,消费者和开发商的心态都有大变化。前一阵子,房产有点蔫,再加上浙江开发商一贯的低调,有的楼盘连开盘也没声音了。我觉得开发商第一要有所作为,第二要有声音。就像彭丽媛演唱,大家都在听歌,下面很安静;一结束,下面就鼓掌;换一个人上场就议论纷纷了。开发商与购房者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近段时间,我们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要盲目消极。一是要做好产品,二是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合作,做更多的细活。
总的来讲,如今的社会就是调控的社会。总会不断出现开闸、放水与关闸的事情,但总是阶段性的。况且调控的根本就是供需。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势、后势怎么走,我们不做猜测;但杭州的供需是非常明显的。今后,开发商的利润、投资回报以及房产户型、设计、营销、装修等都会回到相对理性的阶段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