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前预演利率市场化 |
存款外流理财产品暴增 外币房贷利率猛涨 |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11月23日 10:00:28 星期三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
近日,央行在其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截至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275亿元,同比增长45.7%。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却在持续外流,截至9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少增2.1万亿元。而一向超前的外资银行则在年底前突然大幅上调外币房贷利率,最大涨幅竟然超过100%。种种迹象表明,银行正在进行一场利率市场化的预演。 借道理财产品预演利率市场化 “所谓银行表外理财资金,是指商业银行发行且在其资产负债表外核算的理财产品吸收的资金。”央行在上述报告中称,表外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存款替代特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客户资金资源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理财产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银行体系的存款却大量外流。进入2011年,随着通胀率居高不下,负利率不断扩大,并将存款引至理财产品市场,而理财产品收益率银行可自行制定,事实上,从银行业角度来看,尽管目前还没有利率市场化,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银行理财市场的竞争就是利率市场化的预演。 “存款外流,银行死拼理财产品也是没办法的事。”一位银行内部人士称,理财产品成了留住客户资金的关键,“你不做理财,客户都跑了。” 银行预演利率市场化的背景是,在上两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接连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央行又在第三季度《报告》中强调,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农行战略规划部研究员付兵涛表示,实施利率市场化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完全放开,需要找到切入点,此次央行《报告》中也提到,积极探索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途径,表明监管层试图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外币房贷利率大幅上涨 由于年底前外币头寸吃紧,本月起,包括花旗、渣打和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近期均大幅提高外币存量房贷的利率。 渣打银行的新增外币房贷利率涨幅最明显,其中港元房贷年利率达到7%,而美元房贷年利率甚至达到8%。而在去年,该行的港元房贷年利率只有2.8%左右。 对于存量外币房贷客户,渣打提高贷款利率的幅度不一。一位渣打外币房贷的客户表示,在去年签合同时的港元房贷利率是2.8%,今年初上调至3.05%,年底一下子又上调到5.8%,相当于外币房贷利率涨幅超过100%。 渣打(中国)对此的官方解释是“结合房产市场调控情况和内部成本及风险控制等因素”所作出的调整。 汇丰银行目前提供的个人住房美元基准贷款利率为4%,港元基准贷款利率为5.5%。汇丰表示,根据市场资金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对外币房贷利率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外币房贷利率的调整符合与贷款人的合同约定。 据了解,自2002年3月起,我国外币贷款就已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利率高低完全由银行与客户协商而定。 温州将率先开始试点 本月初,央行表示将在温州实施“1+8”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其中提到,争取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各类贷款利率在央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4倍内可以自由浮动,由借贷双方自行议定。 本报综合报道 问:稳健型投资者,拟从富国天惠、华夏回报、华安宝利、兴全全球、交银成长、中银中国、金鹰中小盘、嘉实300中选出3到4只定投,是否可行?如何选择? 答:稳健型客户建议选择指数型、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各一个组成一个定投组合。根据上述几个基金近期表现,可以选择嘉实300、兴全全球和华安宝利。定投需要长期坚持,方能摊薄成本,降低风险。 问:稳健型投资者,重仓大摩资源优选、景顺能源基建,共亏损18%,另有华夏现金增利、广发强债、富国天惠、富国天鼎、海富通精选、新华优选,亏损不超过2%,如何调整? 答:所持基金数量过多,不利于管理,建议整合到4只为宜。大摩资源优选波动过大,不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景顺能源基建表现一直不佳,两只基金可酌情逢高减持。可适当增加新华优选、富国天惠和广发强债的持有量,华夏现金增利是货币基金,可作为短期流动资金的管理工具,但持有量不宜太多。 问:成长型投资者,已定投富国天惠、国泰金鹰、中银中国,每月各500元,计划三年,是否合理? 答:定投3年期限略短,只可选择风险较低的混合型基金。成长型客户可以增加中小盘指数型基金的定投,比如南方中证500等,坚持长期持有。 问:成长型投资者,今年4月份左右高位买入兴全趋势和华宝动力,现在都亏损,加仓还是转换? 答:兴全趋势在同系的混合基金中表现尚可,加上现阶段市场调整尚未结束,所以可适当加仓。华宝动力建议逢高减持,然后转换成广发、易方达或者华夏系的产品。(记者朱文科整理) |
作者: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深圳新房成交套数仅为去年同期一半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