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房价拐点出现 专家表示明年政策或松动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11月21日 11:05:22 星期一  来源:杭州网

拐点能否最终确立 政策坚持至为关键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10月全国房价是今年调控以来的转折点。对于购房者来说,房价进入实降阶段后,短期内观望情绪还会更加浓厚。在房价环比下降趋势刚刚形成之际,年底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可能会达到一个顶点。而目前房企在年底前加大低价推盘力度、降价促销的同时,也在积极备战2012年。即便是业绩完成良好、资金充裕的实力房企,降价意愿也不会减弱。随着以价换量难度的加大,一些失去市场先机的房企,将不得不一降到位。

此外,受调控影响,房地产行业低迷也影响到上游的土地市场。而四季度为土地供应高峰期,楼市量价齐跌之后,房企拿地将更加谨慎,底价成交和土地流拍或进一步增多,大型房企也将继续宁缺毋滥。

从去年开始进行的楼市调控,历经19个月后终于显著成效,随着降价潮的蔓延,全国房价的加速下行趋势已经十分显著。但市场拐点的确立,仍不能单从1个月的下降来判断,因此11月的价格情况将成为判断楼市拐点的一个关键指标。

然而,虽然数据上的拐点已出现,但房价能否以此为转折回落到调控目标确定的“合理水平”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调控的最根本问题是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问题”,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说,虽然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执行了限购政策,但其松紧程度并不一样。“需要警惕部分地方政府放松对政策的执行,目前的楼市仍处于调控的最关键时期。”

楼盘降价开发商哭穷 专家称房企利润仍可观

对于房价下调的空间到底还有多大这一问题,陈国强表示,不同项目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陈国强告诉中新网房产频道记者,不同项目的拿地时间和开发成本各有不同,有的地王项目让利空间可能有限,但有些拿地早、定位和高端项目不同的楼盘则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比如绿城说自己只有10%的降价空间,因为他拿地的成本高,所以降价空间有限。但是有的早在2009年以前拿地的房企降价空间就可能达到20%~30%。”

陈国强说,就北京来说,过去在通州的很多楼盘开发商一直在说房价已经降到底了,但是又不断有新的项目把价格往下拉,这反映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本身的开发成本不尽相同。“许多拿地比较早,成本相对较低的项目,即使按目前最低的房价来计算,其利润空间仍然可观。”

陈国强还告诉中新网房产频道记者,开发商的定价策略,在市场上行和下行时会有所不同。“市场往上走的时候开发商会比照市场的最高价,和卖得高的看齐;市场下行的时候开发商则会比照自己的开发成本,来确定自己的价格策略。”

地产商过冬现金为王 房价低头或可换来政策松动

随着"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黯然收场,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们都无奈做起了"过冬"打算,在"现金为王"的策略下大打降价牌----从土地市场不断降温、开发商资金日趋紧张及房价松动的迹象来看,内地当前楼市拐点正在形成,对于开发商而言,这个冬天不仅很冷,可能还会很长。

房价拐点初步确立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寒冬降至。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分析指:"一线城市和二线发达城市中,房价的下跌已逐步形成共识,房价拐点初现,年底之前价格料将继续走低。"

他表示,当前出现的降价行为主要集中在部分楼价虚高且供应集中区域,真正的全面性降价尚未出现,但促成楼市拐点到来的条件如地价下降、开发商资金恶化等正在加速形成。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亦认为,10月全国平均房价首现环比下降,表明下半年来持续的价格僵局已被打破,房价下降的拐点初步确立。(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杭州网综合整理 编辑:张梦婕
更多>>  
揭秘大S4000万化妆间 
 
《失恋33天》文章家居照 
 
揭王宝强54万农村豪宅 
 
福布斯"独特奢华酒店"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