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先兆?深圳万科“万团大战”试温市场 |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7月22日 09:54:09 星期五 来源:新华房产 |
深圳万科日前宣布,自7月22日起,万科团购活动“万团大战”将启动,这在业界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大家开始生疑:万科是否要降价了? 根据团购计划,客户可以通过申请会员卡,参与深圳旗下11大楼盘12月31日前所有房源的团购,若在项目开盘当天购买,更可享总价减5000元/套优惠。 活动报名有效期为7月23日至8月31日,而活动的有效期则是从办卡之日起至12月31日。 蓄客 不过,按照5000元/套的优惠幅度,万科此次的团购活动“降价”意义并不大。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传统的团购行为,一般都是一口价,无论朝向都是同样的价格,或者给出优惠的点数,万科现在只是5000元/套的减价优惠,此次的团购更多或是营销的噱头。 深圳万科相关人士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亦表示,此次举行的“万团大战”活动,并不意味着万科要降价促销,而且目前深圳市场房价仍存在上涨的压力,市场依然蓬勃发展,不可能出现转折。 尽管此前深圳出现了较多个限价盘,但深圳的成交均价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深圳6月房价仍同比上涨。 上述人士亦承认,5000元/套的优惠确实低了些,但此次团购的主要目的是想向外界发出一个信号,深圳万科下半年将有11个项目推出,并希望能为之预热造势,与价格无关。 对于此次“万团大战”,深圳万科更愿把它理解成为一种蓄客的行为,并希望能借此争夺市场上现有的客户资源,并通过对首次置业、改善置业以及购买度假物业的客户一网打尽。 据了解,此次“万团大战”活动所推出的11盘覆盖了深圳龙岗、罗湖北、宝安等区域,辐射区域之广、产品数量及类型之多均为万科历史上罕见。 以首次置业的需求来看,万科推出了“万科城华府、金域缇香、万科红”三项目;针对改善型需求,则有“金色领域、天誉、万科公园里、璞悦山以及万科宝安沙井新项目”;养生度假需求方面,万科也推出了“棠樾、万科双月湾以及清林径”等3款产品,共计1万套房源。 压力 不过,从团购活动加上长达一个多月的蓄客期来看,万科对于下半年的市场并不算乐观。 深圳万科相关人士亦表示,由于下半年推出的房源较多,达1万多套,以往从未试过推这么大量的房源,而去年全年销售的房源总计也只是1万套左右。而下半年也是市场推盘的高峰,存货及市场竞争的压力明显增大。 此外,政府的限价政策也让房子卖不起来。 7月19日消息称,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员会各区分局近日分别召集在售和待售项目开发商开会,明确表示从8月1日起,要求各区保持房价零增长,将“限价令”升级为“限涨令”。 虽然深圳规划国土委随后称,“未调整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但限价令升级政策信号已非常强烈,走量或是开发商的上上策。 此外,相关人士指出,二三线城市限购范围的扩大,也让开发商销售的压力也明显增大。 “开发商现在能做的只有快速出货、快速销售,这是躲避二三线城市限购的唯一选择。”相关业内人士称。 然而,当大家都在走量之时,下半年市场是否有这么多的市场消化能力容纳这么大的推盘量,仍有待考证。 不过深圳万科似乎对此并不担忧。相关人士指出,除了万科的品牌效应之外,由于现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且万科旗下的楼盘全部被限价,因此不涨价卖对客户来说实际上是捡了便宜,加上购房优惠,客户会在市场上不断地去寻找并入手项目。 先兆 虽则如此,随着楼市下行趋势的愈发明显,购房者也开始陷入观望。 “从6、7月份开始,深圳楼市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原来开发商只要说一降价,就有很多人开始抢购,但现在很多人对降价不敏感,同时开发商让利的幅度也开始加大了,原来福田很多房子都是在3万元左右,最近很多开发商都是带装修用2万2的价格来推销。”深圳业内人士指出。 该名人士指出,由于限购和上半年消化存量,开发商也越来越感觉到认筹量越来越不足,而下半年新推房的供应量又比较大,越往后开发商的折扣就越大,相信房价在9、10月份会有明显的下降,因为政府强令要求新盘不能超过以前的涨幅。这明摆着未来房子越来越低,投资客不会入场。 “现在万科可能是打一枪看能飞出多少鸟来。”深圳业内人士指出,万科的团购更多是一种试探,看看市场有多少人参加,以量来看下一步优惠或降价的幅度,如果真的有1万人来参加,那肯定是减5000就够了,如果没有,那么在折扣方面就会有更大幅度的折让。观点地产网 梁嘉欣 |
作者: 编辑:张梦婕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