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外来大鳄携雄厚资本玩转土地市场本土房企大多靠储备生存
土地市场大热,本土房企却遭遇后劲危机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3月28日 08:13:14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本土房企土地储备日渐见底

  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

  根据目前拿地及土地储备的情况,可以预见,本土房企的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大量本土房企或将在大鳄的夹缝中求生存。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本土知名房企的土地储备情况。老大哥绿城已经多年没有在杭州拿地,好在土地储备够充足,接下来能卖的也都是一些老盘未开发的存量,像西溪诚园、明月江南、兰园、田园牧歌以及余杭的玉园、蓝庭、翡翠城等都还有非常可观的存量。和绿城情况相似的还有金都、坤和等实力房企,这几年都没有新增土地储备,只能靠销售存量维持业绩,例如坤和仅和家园还有存量,西溪里已经进入尾盘销售。相较之下,滨江集团的存量更充沛一些,除了目前在售的金色黎明、曙光之城、万家星城等项目,还有西溪明珠以及新入手的五常湿地地块和勾庄地块等新项目。

  而不少规模中等的开发商情况则更不乐观。例如宋都、野风、华盛达、钱塘、欣盛、东海等企业目前在售的项目接近尾声,又没有新地块入手,一旦存量售完,同样面临品牌在杭州市场上“失声”的危机。更有像圣奥、祐康这样的开发商将项目以代建的方式委托给其他开发商开发、销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变相地退出市场。

  土地市场“资本为上”

  传统房企面临困局

  “我们资金实力不如国企、大鳄雄厚,财务成本又高,在资本为上的土地市场争夺中明显处下风。”一本土开发商无奈地说。的确,面对有股市、信托、基金等多种渠道招募资金的全国性大鳄,不少传统本土房企面临融资困局,自然无法与大鳄们在土地市场上拼抢。倒是绿城、滨江的一些做法为传统房企突围提供了借鉴意义。

  像绿城这几年一大业务转变就是向代建发展,2010年9月,绿城集团在杭州宣布成立绿城房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绿城建设”),绿城的商业代建业务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以地方性龙头企业居多,其中近40%没有房地产开发经验,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代建业务在绿城集团已有“半分天下”之势,财报的数据显示,现有总土地储备可支撑绿城集团未来5年发展。此外,绿城去年同时与九龙仓、融创中国等合作,减轻了自身资金压力,近期,绿城就与融创合作出资90亿元拿下了上海黄浦区一项目。

  而滨江也是精明的开发商之一,将诸多风险分散到多个“鸡蛋篮子”中。像去年在土地市场上的几次拿地,相当多资金来自滨江控股旗下的普特基金,这意味着运作了大半年时间的普特基金成功落地。成立基金公司,滨江方面的出发点很明确,那就是以风险共担的方式来获取回报。过往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从筹钱拿地到销售,甚至到后期管理,一条龙全部自己掌控,这样操盘的手法属于重资产操盘,企业要背负沉重的资金压力,需要在销售端快速回笼资金;一旦市场陷入疲软,类似的操作就危机频现。通过基金参与方式,可以解决开发商最重要的融资问题,集合社会资源来开发项目。此外,滨江也积极开展代建业务以及经营酒店、写字楼、商铺等商业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丰厚的现金流,让滨江集团能够更为良性地运作。

作者:金萍 编辑:张梦婕
更多>>  
盘点苹果全球著名零售店 
 
刘德华月花40万港币租房 
 
揭曲艺大腕豪宅 
 
娱乐圈母女姐妹花盘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