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购房者寻找最好房源 |
专家称现在是改善住房的好时机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13日 10:04:12 星期四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最近,一则关于杭州即将成为房产税试点城市的消息在市场上传得沸沸扬扬。消息称,房产税的全面推行已迫在眉睫,新政的实施可能就在一两个月之内,而杭州则将和北京、深圳等一起,成为新的试点城市之一。 消息虽没有得到确认,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有观点认为,正因为房产税即将出台,所以有开发商加快推盘节奏,以赶在政策尘埃落定之前尽快出货。显然传言已经对购房者心理产生了影响,并很有可能影响接下来的购房决策。 房产税传言或将影响购房决策 近两年来,房产税这一税种,一直在以各种渠道各种版本传言即将在全国推广,之后虽然在上海和重庆试点,但因为牵涉到的房源范围比较小,所以似乎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多少涟漪。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产税的传闻却是愈演愈烈。这些消息让人猛然觉得,房产税这头被风传了很久的“狼”真的已经在门口徘徊,就等破门而入了。 关于房产税如何征收,市场上已经有颇多版本。比较普遍的一种猜测是,房产税将先不涉及存量房,而只针对新购房,或者说不针对首套房,而只针对二套或多套以上的房源。 归结于一点,房产税的矛头,指向多套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这个多套房,无疑更多地表示是比首套房面积更大、品质更好、物业管理更棒、购房者下单之前会进行更多比对,购买了也更倾向于自住的改善型住房。 也就是说,接下来购房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再如之前那样随意下单,房子不需要买多,也不能买多,要买就买最好的那一套。 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已经出台的限购、限贷政策,主要针对的就是之前楼市比较盛行的多套房置业现象。限购是直接限制了购房者的买房套数,这就让购房的资格也变得更稀缺,自然要谨慎使用。而限贷则是在购房实力上提高了门槛,比如第二次申请银行贷款,首付必须要6成以上,利率至少为基准利率的1.1倍,也就是说,购房者买房将更多地依靠自有资金,而不是银行杠杆,当然更是要把钱用到最值得购买的房子上去。 另外,多套房在税费上面,也需要更多成本。一位购房者告诉记者,他在去年年底购买了家里的第二套房子,是80多平方米的三房户型,他原本以为契税是房屋总价的1.5%,但去缴纳时却发现,只要不是家庭的唯一居住用房,即使是面积小于90平方米,契税比例也是3%。“知道这样,我就咬咬牙再买大一点了。”他说。 改善房源渐成市场主力 根据杭州市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3月至今,杭州主城区的成交量已经连续6个月突破4000套,面向首次置业的刚需盘,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不过,随着部分刚需楼盘价格回升,供应减少,刚需市场也进入了平稳的平台休整期。 这个时候,之前相对比较沉寂的改善型房源,却纷纷开始粉墨登场,并有望成为四季度杭州楼市的主力。 这些改善型的房源,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整个楼盘的定位,本来就是改善型楼盘,如申花板块的东方福邸、西溪的西溪里、桥西的德信臻园、九龙仓碧玺等,也有市中心定位非常高端的面向金字塔顶端人群的楼盘,如大家武林府、昆仑公馆、绿城兰园等; 还有一类则是楼盘同时面向刚需和改善,但随着刚需房源逐渐去化,剩余房源以改善为主的楼盘,如中海寰宇天下在90平方米房源所剩无几之后,在售的180平方米房源,又如晨光国际在售的138平方米户型等等,又或者是小区里的“楼王”房源,因为面积设计要大一些、配置更高一点,推出来面向改善型购房者的。如梧桐燕庐法式官邸排屋,面积为450-500平方米,一期已经售罄,二期即将推出。 对于改善型市场,业界专家纷纷认为,现在确实是一个购房好时机。资深楼市专家、杭州瀚博咨询机构总经理黄海波就表示,现在是一个进行资产优化的好时机,简单地说,就是虽然现在房子是限购的,但购房者可以把手头上年代比较老、户型比较差、面积比较小的房子,置换成各方面条件更好的房源。 “因为受限购影响,改善型房源的价格还没有像刚需楼盘那样价格回调,所以现在购买是比较合适的一个时候。”黄海波说。 值得一提的是,购房者中,跟黄海波一样想法并且已经在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在少数。在滨江凯旋门销售部,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就住在楼盘附近的老小区里,准备把原来的房子卖掉来买凯旋门。“新房的价格跟二手房差不了多少,但品质要好很多,我只要再多付100万元,就可以买一套面积更大、条件更好的房子,还是很合算的。”李先生说。 ![]() |
作者:吴彩萍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房产税:箭在弦上?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