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金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亚敏专访
从参谋到决策者的蜕变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13日 08:02:12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在成为金昌集团真正意义上的决策者的第三年,潘亚敏开始着手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金昌集团进行逐步的整合,并寻找新的突破。她将她所经历的那些“不理解”、“矛盾”,逐一吸收、消化、领会,从而对“旧的”金昌集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任何一家企业的接班,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有些辛苦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对潘亚敏来说如是,对她的父亲来说,亦如是。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潘亚敏与父亲之间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矛盾”到默契的过程。

  从容应对接班的挑战

  2010年年初的接班,对于潘亚敏来说是突然的。这一年,她的父亲——金昌集团创始人潘政权由于身体原因提前将企业的接力棒交到自己的女儿手中,金昌集团1993年创立,与中国房地产市场一起成长,此时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六个年头。今天的金昌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一级资质的专业化房地产开发企业,连续3年在绍兴地区地税纳税额排名第一,名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金昌集团在绍兴、柯桥、嵊州、北海、临沂等地区成功开发了深海豪庭系列、白鹭金滩系列高端品质住宅,奠定了企业品牌声誉与行业口碑。

  2012年9月10日下午,刚刚外地出差返回杭州的潘亚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留着干练的短发,化简单的淡妆,气质大方文雅,谈吐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如果将潘亚敏和我们身边的其他女性相比,她会在30层高的总裁办公室里摆放一家三口的幸福照片;如果将她和地产二代中的其他男性接班人相比,她则显得更加亲切、开朗。采访中,她对杭州本地的其他几位地产接班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还笑言:“我和他们相比肯定有很大的不同,女的一般比较外向,会说,男的嘛,可能抗压性比较好,都喜欢把压力憋在心里。”

  谈及执掌金昌集团近三年来的感受,潘亚敏最深刻的感触是,自己,乃至整个金昌集团的发展思路都越来越清晰。在这期间,潘亚敏用接连几个大手笔的投资和成功的项目运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斥重资购入山东1400亩土地;耗资17亿进军杭州市场;启动“美式建筑、游轮园林”等特色于一身的香湖岛项目。潘亚敏的“春和钱塘”项目立足杭州钱江世纪城为城市精英提供高端城市品质人居。

  “近三年的时间,每一年的感受都不相同。我在金昌已经呆了近15年,过去更多的是作为爸爸的参谋,工作起来还挺轻松的,而当真正的决策大权交到我的手上,这才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所以,第一年由我主导的金昌集团,还是以稳健为主,我主要还是对整个集团的架构进行梳理、做进一步的了解,并没有进行重大的改革。第二年,随着我对集团了解的深入,一些过去不曾发现的问题、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我的管理理念、文化理念、创新思想,都难以与过去由我爸爸主导的集团完全吻合。不过这些矛盾的凸显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我对未来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了。”

  争取父亲的理解与支持

  “在我接班的最初,爸爸对我的工作仍有诸多‘干预’。”这种“干预”在潘亚敏看来并非是蛮不讲理的打断,而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过渡。“爸爸也想要表达他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尤其是在过去那么多年中,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什么事情都是由他说了算。对于我来说,这时候的心情也十分矛盾,既不想违拗他的意见,让他感觉不高兴,又不能随他的意愿改动我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方案。”

  最常发生的情况是,当一个完全由潘亚敏本人主导的方案已经被推向市场,并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在父亲看来,它仍然不够恰当,需要进行根本上的更改。而骨子里的潘亚敏,也并不是一个当面对别人坚决反对,就会放弃一件事情不做的人。“每当这个时候,就会觉得非常痛苦,心里非常纠结。尤其是当我们俩发出不同的声音时,底下的员工往往会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加之我在接掌初期,对很多事情不是很有底气,表达指令的时候就不那么明确,最终造成了员工执行力下降的后果。”

  由此导致员工的执行力降低成为潘亚敏在那个时期最为头痛的事情。但是她很清楚,尽管在事情看法上存在着争议,自己与父亲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更好地发展金昌集团。

  “一家公司只能有一个声音。”在和父亲磨合的过程中,潘亚敏逐渐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父亲则学会了如何与女儿进行更为密切的配合。“他会在和我意见相左的时候回过头去仔细考虑,尤其是当看见我对一件事情的决心非常大时,会反过来重新支持我,说,既然你已经想得那么清楚了,那么就不妨去试一下。”

  现在,潘亚敏在董事会下成立了一个由3、4人组成的顾问小组,顾问们都是像她的父亲那样,从一线退下来的资深公司成员,为公司的重大决策给出咨询与建议。而她的父亲,还会三不五时前来公司巡视,“爸爸正在向着顾问的角色转变,我们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准确。尤其是他现在的精神状态与在位时候相比,不再总是充满焦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安慰,我也尽量不做会让他担心的事情。”

  创业创新和父亲一样投入

  在潘亚敏的印象中,父亲执掌金昌集团时,工作中总是显得激情四射。

  “小时候,我有一件事情特别想不明白,爸爸去北京出差,早上去,晚上就回来了。我想他为什么那么急着赶回来啊,在北京住一晚上,去外面玩一玩多好啊,干吗要把自己的节奏弄得那么快。”直到自己全面执掌金昌集团以后,潘亚敏发现,自己变得和当初的父亲一样。

  “第一年的时候,事情比较少,还有双休日可言,第二年的时候,因为自己心急,做了很多分外的事情,把自己搞得非常累,效果也不甚理想。”直到第二年的年底,她从混乱中逐渐厘清了自己的定位、企业的定位,开始将自己投入到一种更加准确的节奏中去。她笑着说:“我变得和爸爸一样了,现在的双休日,基本以出差为主,绍兴、杭州、全国跑,还时常要去国外进行项目考察。有时候去北京出个差吧,也是早上去,晚上回。我发觉,工作就是这样的,一条路走得是对还是错,外人往往不会给你指明,真正还是要靠自己去体会。”内心的纠结与矛盾没有了,工作自然也就顺畅了。用潘亚敏的话来说,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踏实了。

  对于很多一代的企业家来说,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政策上的,还是市场方面的。在潘亚敏看来,房地产市场并不缺少土地,国内市场的机遇也并不比以前少,但是对于一家公司来说,需要做的则不一样了。

  成为一家在品质上领先,注重客户导向的公司,是潘亚敏在历经三年的梳理、理解、吸收后,得出的未来五年公司发展目标。2012年8月潘亚敏将“品质人居幸福相伴”作为金昌集团企业发展的新愿景。金昌旗下项目通过与绿城物业集团战略合作,全面引入绿城园区服务体系,整体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实现客户价值提升。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产品部分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开发商将着重对软性服务进行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格外强化对于产品品质的打造。”企业的战略布局也越来越重要,绍兴是金昌集团的基业所在,主战场的地位不会改变。而在杭州的项目开发更多是出于区域布局的考虑,同时也便于企业引进人才。

  “房地产行业始终是支柱产业,机会还是存在的,未来我们会更多地参与强强联合,或者参与基金的运作,同时还要成为一家有信念、有信仰的公司,这些都是未来金昌发展的较好方向。”

  和最初执掌金昌时的状态相比,潘亚敏自认为自己变得更加稳重了。“现在回想起来,从我33周岁那年正式接班起,中间这几年,几乎都是全心扑在工作上的。我现在觉得,没有什么好烦恼的事情。真的有矛盾或者问题,来一个,我就解决一个。有的时候和别人说起这几年工作中遇到的事情,现在会觉得很有趣,讲这些事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重新梳理的过程。”

  “也许再过两年你看见我,会觉得我比现在更加从容吧。”她笑着说道。

作者:陈 卿 毛雨佳 编辑:张梦婕
更多>>  
揭秘杨幂千万豪宅 
 
李晨质朴家居写真 
 
四大导师豪宅遭曝光 
 
体坛明星千万豪宅揭秘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