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降价:九龙仓入股前的最后盛宴?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6月14日 08:02:41 星期四 来源:杭州日报 |
绿城一小步,楼市一大步 一直未对“降价”松过口的绿城,终于还是降了。虽然只是选择性的降价,其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事实本身。 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对降价的反感和抗拒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众所周知,此前的绿城宁可转让项目,也不愿轻言降价。宋卫平曾在多种场合表示过,绿城的成本高、老业主群庞大,价格,实在是降不下来。早在2008年万科领降杭城,进行大幅度大范围的打折促销时,还遭遇过宋卫平的一阵炮轰。 所以,自调控以来,绿城的一举一动尤为引人注目。这次兰园、西溪诚园以“超低”价格入市,也给杭州其他的开发商带来巨大的心理暗示:连价格最坚挺的绿城都熬不住了,这个市场到底还将承受多大的压力?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筑成市场的底部?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持续的政策调控威力显现,价格成为撬动市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今年5月份,杭州主城区楼市持续以价易量局面,新盘成交4747套,其中住宅成交3444套,成交均价为15161元/平方米,为今年自1月以来主城区商品住宅月销售均价的最低点。在商品成交套数排名前十的楼盘中,有半数楼盘的均价在1.5万元/平方米以下,甚至不乏是刷新主城区价格新低,以“亏本价”卖楼的项目。 这些数据表明,1-5月份是以自主需求为主的中低端住宅,唱了楼市成交的主角。那么,绿城的降价,是否表明在现阶段即便是高端物业,同样需要遵循“性价比是王道”的市场生存法则? 人们在分析绿城现象时,总绕不开产品线单一的弊端,一直以来,备受资金困扰的绿城,做的几乎都是高端改善型居住产品,在高库存、扎堆入市的新盘等市场压力下,绿城一直咬着价格不放,既有对“绿粉”的顾虑,也有对成本线下卖楼的不甘心。但是,市场的残酷就是,“价格降不下来,一切都是白搭。”最终的事实也证明,降价后的西溪诚园和兰园卖得超好,很多人甚至托关系才能买到一套。 在绿城降价之后,最直接的市场反应是,板块内其他楼盘“坐不住”了。已开的楼盘,计划着如何在产品上做增值服务,对将开楼盘来说,绿城这一出招,完全打乱已有的定价体系。绿城降价的冲击波还蔓延至周边板块。就以西溪诚园为例,至少已经让三墩、申花、文教区等板块的商住项目,十分头痛该如何重新定价。当然,如果再放大点看,杭州各个板块的价值又将被购房者所重新审视。至少,人们会明白,其实降价并不局限于远郊、近郊的中低端盘,一向号称跌不破的市中心板块和高端面目示人的西溪板块,都能以逼近次中心的价格出现,那么,杭州楼市是否还将经历新一轮的板块价值调整?况且,如果以绿城这样的大哥人物率先领降,那么是否又意味着下半年的楼市走势预期还未明朗? 说到底,杭州的开发商都在静静等待这一天的到来。绿城这一降,至少让有些观望中的开发商得到明确的信号,既没有足够底气,不如低开快销。当然,方式上还可以技巧性点,比如选择少量多批次多优惠的形式。 从卖项目,到建立联合经纪人制度,到配股九龙仓,一直尝试着在困境中突围的绿城,还在价格上实现了突围。不管有多少不得已,这是一次“求生本能”爆发。面对资金压力大、去库存难的现实,绿城最终迈出一小步,对杭州楼市来说,这却是很大的一步。 |
作者:方张接 胡灵波 刘德科 李坤军 编辑:张梦婕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