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市场开门红 2月或成交13宗经营性用地 |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2月22日 09:00:52 星期五 来源:京华时报 |
今年北京的土地市场迎来名副其实的“开门红”,1月份的土地收入高达241.66亿元,相比2012年1月份的21.9亿元,今年首月的土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倍。而这种态势有望延续,虽然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但若按照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告,2月或有13宗经营性用地成交,与1月份成交的经营性用地数量持平。 开发商积极参与拿地 在2013年至今的北京市土地市场的竞标中,频繁出现着各大房企的身影,万科、保利、融创、招商、九龙仓、懋源、路劲、泰和、首开、中化方兴、龙湖、绿地、中水电、金地等众房企积极参与拿地。 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统计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市场及重点房地产企业的监测数据发现,万科、龙湖、佳兆业、保利、金融街等领先房企2012年新增土地所花费金额占全年销售额比重均超过40%,积极的扩张意图明显,同时一二线城市成为龙头企业主战场。 而之所以大手笔出手土地市场与企业去年收获颇丰密切相关,在深度的调控之下,去年不少房企依然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后续市场储备粮草是目前房企的主要任务。 为了拿地,不少企业的融资进度也在加速,据了解,近期来,恒大、富力、越秀、雅居乐、碧桂园、世茂等均宣布了海外融资计划,在此之前,旭辉集团、江苏新城、金轮天地等亦完成了在香港资本市场的登陆。同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绿地、万科、瑞安等不少内地企业积极搭建境外融资平台。在各大房企的融资公告中,土地支出无疑是主要的资金出口之一。 13宗经营性用地或在2月内成交 在地方政府加速供地和房企积极拿地的推动下,1月份北京土地市场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据统计,1月份共成交土地22宗,其中13宗为经营性用地,单月成交额高达241.66亿元,这一成绩刷新了北京2003年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相比2012年1月份的21.9亿元,今年首月的土地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倍。在1月份成交的土地中,有多宗优质地块,石景山优质商业地块、海淀玉渊潭地块、昌平东小口地块、朝阳孙河低密地块等均吸引了众多房企参与竞标。 虽然有7天假期的影响,但2月份的土地市场也不弱,和1月份一样,仍有13宗地块在本月成交。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公告显示,若均按照目前确定的时间出让,则2月或有13宗经营性用地成交。截至2月19日,2月份已经成交6宗经营性用地,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内城绝版地块——崇文门路口地块。另外,2月20日,房山两宗地块招标出让,吸引了包括绿地、东亚在内的10家企业参与竞标,而2月22日,昌平小汤山、石景山等3宗地块现场招标。值得一提的是,于2月16日开始挂牌的平谷和大兴地块也将在本月28日进入现场竞价阶段。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政府加速推地,说明已经意识到2012年土地出让量不足将影响到2013年的新盘供给,造成商品房供应量减少,从而因供需失衡推高房价。另外,一次性集中推地,也有利于分散开发企业的投资行为,避免因集中竞地导致“地王”出现,助长房价预期。但是,虽然2013年连续两个月快速推地,但2012年房企“以价换量”经历了一轮去库存过程,土地储备告急,2013年或将出现惜售与涨价并存的局面。 宅地供应力度明显加大 根据亚豪机构统计,目前北京市处于出让环节的住宅用地多达14宗,其中部分将于2月内实现成交,而截至目前进入2013年以来已有12宗宅地实现成交,加上上述14宗地块实现成交后北京市住宅用地成交或将达到26宗,已达到去年全年宅地成交的70%以上,政府推地节奏明显加快。从待出让地块的区域分布来看,此轮集中出让中房山区占据了较大比重,14宗宅地中有6宗位于房山长阳、良乡、阎村等区域,另外该区域还有3宗商业地块也处于挂牌及招标出让阶段。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认为,2012年整个房山区仅有两宗住宅用地成交,规划总建筑面积仅41万平方米,而去年一年房山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高达115.23万平方米,虽然有前几年土地出让累积下来的存量储备,但是仍然会对市场供应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土地出让的减少或将使得区政府财政出现缺口,因此不得不加紧推地节奏,以缓解财政压力。 此外,高姗还表示,此次同时出让地块较多,不同房企“各有所好”,因此同一地块的竞争力度可能相对较小,但也不乏一些优质地块会出现激烈竞争的现象。 |
作者: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国五条”出台楼盘不敢高调言涨 A股重挫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