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土地市场升温背后:地方集中推地 保明年指标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9月29日 08:52:01 星期六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获悉,最近一个半月时间,土地交易风生水起,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一举扭转了上半年的颓势。

  截至9月26日,7天时间里北京已成功出让10宗地块,土地出让金合计达118.69亿。在9月剩下的几天时间里,北京还将有3-4宗地块出让。据业内人士估计,9月全月的土地出让金有可能超过185亿元,而这一数据超过了北京上半年土地收入的总和。

  企业拿地的速度一反常态。自8月以来不足45天内,万科共计新增17宗土地,平均不到3天就拍得一宗。在拿地资金方面,万科、华润、招商三企业分别拿出134亿元、54亿元、45亿元用于土地储备,近一个半月的耗资量均已超过今年1-7月份的总额。

  “房企加大储地力度和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换取财政收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一位副总工程师向本报记者表示,这几个月来土地市场加速升温,是房企和地方共同合力的结果。

  房企金九抢地

  继9月24日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地块以34.2亿元成交,刷新年内商地总价新高之后,9月26日北京又有两块住宅用地入市。这两块土地吸引了包括万科、保利、龙湖、华远、富力、九龙仓、绿地等多家房企争抢。最终,两地块分别由龙湖和保利首开联合体竞得。

  事实上,进入9月,各大房企在全国多个城市攻城略地,一个比一个狠。先是万科以13.65亿元成功竞得广州开发区开源大道以南某地块;很快华润置地以总成交价10.84亿元竞得成都地块;富力地产以4亿元总价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接手广州海珠城项目……

  “大型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狂飙突进,这在今年还是头一回。”上述副总工程师说。记者掌握的统计数据显示,保利、万科、龙湖、华润等10家龙头房企,年内置地金额已达820亿元。

  “8月以来的拿地热潮,是大型房企首次大规模、集中储备土地。”中原地产总监张大伟告诉本报记者,在经历了近20个月的持续去库存化后,房企现在已无地开发,青黄不接,房企拿地迫在眉睫。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在住宅交易回暖的背景下,房企资金面大大改观,也助推房企拿地积极性。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也认为,房企拿地升温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企销售出现回暖,资金得到保证,还有地方推出的优质地块增多。“尤其是地方政府有卖地的需求,房企有买地的需求。”顾云昌说,这样地方的土地财政得到了保证。

  地方集中推地

  “上半年,用地供应计划完成得并不好,这会影响地方明年的土地指标。”重庆市国土系统的一位官员说,今年用地的指标会作为明年放指标的一个参考。

  记者查阅国土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量为4.72万公顷,仅完成了全年住房供地计划的不到三成。“部分城市今年上半年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完成率较低,个别城市不到10%,所以各地要加快完成土地供地计划指标。”上述重庆市国土系统官员说。

  记者采访获悉,从全国主要城市供地及成交节奏看,土地市场回暖迹象始于8月左右,进入8、9月两月的表现越发明显。“与上半年的寒冰状态相比,8月以后土地市场陡然升温,但远不到过热的局面。”地产专家顾海波告诉本报记者,为保持明年争取到同样多的土地指标,各地政府从8月相继开始集中推地,尤其京沪等热点城市拿出来优质地块,以博得更为优秀的战果。

  顾海波告诉本报记者,地方政府推地力度加大,尤其是优质地块的推出增多,也是房企加速拿地的原因。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不完全统计,仅9月份以来,至少有11家房企进行过融资或者明确表示有融资意愿。

  言及拿地热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也认为,主要是地方政府推出的优质地块增多,也吸引了房企拿地。自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住宅销量的持续回升,使得土地市场开始显露转机,地方政府也逐渐增加供应。

  但过快也不行。为了稳定市场预期,近日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紧急暂停了包括大兴、通州、怀柔、丰台等10宗土地的出让。就此,北京市国土局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暂停这10块地的出让,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此前的9月17日,上海也中止了黄浦江沿岸一商业用地的出让。

  对于未来土地市场,多位专家一致认为,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土地市场仍会维持较高热情。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更多>>  
梅艳芳故居封闭7年首... 
 
杨钰莹鲜为人知的单 ... 
 
霍建华林心如姐弟秘 ... 
 
揭秘杨幂千万豪宅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