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房客的酸甜苦辣:整租成本攀升 合租质量难保 |
house.hangzhou.com.cn 2013年05月16日 09:39:54 星期四 来源:北京晨报 |
“买房难,租房也难”,想必每一位“北漂族”对这句话都深有体会。一直以来,租房的主要需求群体是上班族,位于城区、交通便利、周围配套设施完善的小区往往最受欢迎。但随着几年来租金的不停上涨,一些租房客只好沿着地铁线越搬越远,过去不曾考虑的近郊、远郊都成为分流地。21世纪不动产监测的热点区域数据显示,北京CBD周边的通州区域、金融街周边的大兴区、上地软件园周边的上地区等早已成了热租区。据21世纪不动产安信瑞德门店经理反映,这些区域的房租一直在平稳上涨,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影响。 整租成本逐年攀升 “最近二手房不好卖了,好多房主都改成往外租房了,租金怎么还这么贵呢?”5月14日,当记者以普通换租客的身份在位于朝阳路上的几家中介门店走访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对此,思源地产兴隆家园店的置业顾问小卢解释得很清楚:“二手房不好卖了,本来打算买房的人也只能继续租房了,租金自然不可能便宜下来了。”根据小卢的介绍,附近的房源租金从来没有“往下走”一说,一直以来都是保持上涨趋势。以相对较新的兴隆家园为例,眼下一居室月租金在4000元左右,开间相对便宜些,但也在3500元左右,两居室月租金则要4500元甚至5000元以上了。在小卢看来,只要房东涨价后一居室的月租金维持在3800元左右,就没必要再换房,因为“目前店里找不到比这更便宜的房源”,且换房费时费力,再加上需要另交中介费,并不划算。我爱我家的置业顾问小黄则向记者推荐附近甘露园小区的房子,原因是该小区年代久远,装修稍次,月租金自然也会便宜上几百块钱。 事实上,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不少租房族会在租房地段、交通、环境、装修等方面作出让步。有些租房客还主动提出“半年付”或“年付”的支付模式,以获得与业主谈判的议价空间。即便如此,在租期将满之际,租客还是难免会收到房东有关下一年度涨价的通知。同样是兴隆家园的租户,来京三年已经搬过三次家的张先生最近就接到房东电话,讲明如果续租,一居室的年租金就要上涨五千元。虽然这一涨幅比每年的工资涨幅还高,但张先生还是无奈地接受了,毕竟“攒下的钱暂时还买不起北京的房子”。 合租质量难以保障 与“越搬越远”的整租客不同,不少工作不久、薪资不高的“小年轻”们对于“合租”的形式接受度更高,这样一来可以降低租房成本,二来在地段的选择上更为灵活。 在国美第一城、华纺易城、润枫水尚、珠江罗马嘉园等中型社区聚集的朝青区域,大悦城等商业体的落成营业使得附近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地铁6号线的开通更是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租房客。早在去年地铁尚未开通前,该区域就已被视为潜在热点租房区域。采访当日,当记者对附近一居室动辄四千五六的月租金接连表示“太贵”后,我爱我家青年路店的置业顾问开始转而向记者推荐合租房。据介绍,一间带独立卫生间、精装修的超大主卧,月租金仅为两千多元。 尽管降低了租房成本和出行成本,合租客却仍有其不可避免的烦恼。在微博和论坛上,北京网友关于“我的室友是极品”的“吐槽”从未间断过。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差异,个别中介招租时的不负责任,无视规定改造出的密集“隔断间”……种种因素在影响着合租客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导致这部分租房客频繁换房。一位刚工作两年的女孩就曾向记者大吐苦水,称其在六里桥附近租住的房子,一整套房被隔成了六七间,“人口过剩”不说,缴纳水电燃气等“公事”无人管理,至于公共卫生的维护自不必提。 房租涨幅趋于稳定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4月份租赁成交最为集中的10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四环内核心区域,或者是城北的热点商圈、学区周边,其中西城、亚运村、中关村成为4月份北京租赁市场最火热的3个区域。对比各区域的租金价格可以发现,除了亚运村的租金环比仍有小幅上涨,西城、CBD、东八里庄等区域租金环比持平外,其他区域的租金均出现了明显回落,昌平、通州和丰台西等偏远区县的房租降幅更为明显。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以上10大区域,尤其是四环内和热点商圈周边的区域,由于租赁需求旺盛,房源相对紧缺,房租易涨难跌;而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的南城和远郊区县,房源多且租赁需求相对较少,月租金的议价空间也相对较大。胡景晖认为,房租的走势容易受到CPI上升的推动,当下市场物价保持总体稳定,再加上限购限贷政策的进一步趋严,随着5月13日租赁市场规范性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北京房租将趋向于平稳。 “由于租赁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态难以改变,租金水平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其持续上涨的趋势。但是,随着房价上涨幅度放缓、租赁房源量增加,租金涨幅也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和稳定的水平。”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同样表示,上半年租赁市场应该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记者 束杰 |
作者: 编辑:张梦婕 |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