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续谈过冬:万科未来将大量采取合作模式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3月14日 09:53:20 星期三 来源:新华房产 |
“我们不是刘翔的跨栏快跑,我们是长跑模式。”3月13日,万科总裁郁亮在深圳万科中心表示。对于万科而言,已经来临的下半场,更犹如一场比拼耐力的马拉松比赛。 长跑过冬 “万科是不是需要保命呢?我认为万科还没有到这个危险的地步。被动适应叫保命,主动适应我们就叫健康。理解为万科保命,我觉得也不能说错。” 针对早前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抛出的“万科保命论”,郁亮如此回应。年初,陈劲松曾引述郁亮的话表示,万科现在拼命卖楼不是为了抄底,而是为了保命。 然而无论是抄底,还是保命,在这个似曾相识的冬天,万科能做的,也只有积极面对。郁亮称,“积极过冬”的意思大概就是多卖房子,少买地,现金为王。 谈及是否会选择降价以促进销售资金回笼,郁亮表示,万科从来不谈降价,而是积极定价。“08年我们曾经降价,但是影响非常不好,所以以后万科从来都是积极定价。” 而积极定价的标准是,希望按照购房者愿意接受的价格销售。具体来说,万科希望保持良好的销售速度,一般认为新推盘当月销售率达到60%左右是比较理想的销售速度。 “万科一直坚持积极定价这个策略不会改变。”郁亮称。 但是实际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万科60%的销售去化率一直受到挑战。郁亮向观点地产新媒体透露,今年1、2月万科的新盘去化率仅有55%左右,但万科依然不会调整60%销售率的标准,并将一直坚持。 而在收购方面,万科的态度亦相当审慎。“宁可错过,不能拿错”,郁亮表示,万科可能错失拿地的良机,但是目前土地也够两三年的开发量,“我们并不急着抓这个机会”。 根据3月12日万科公布的2011年年报披露,截至2011年末,规划中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建筑面积合计3547万平方米,基本可满足未来两到三年的开发需求。 至于并购,郁亮坦言,以前曾存有希望,但现在不抱什么希望。“因为政府调控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发展商保命能力也越来越强了。这两个加在一起,几乎很少看到会倒闭的。所以这种大规模并购的机会不会出现。” 从目前的资金状况来看,万科的财务表现仍属行业上佳水平。但已手持342亿现金的万科,还要继续融资。 “最近有消息说万科现在缺钱了,华润有30亿信托要做,其实,如果真的缺钱是借不到钱的,缺钱的话是没有人给你钱的。至于优化结构,少花点钱就已经是优化了。” 大举合作 虽然郁亮并没有透露万科的销售目标,但其仅表示,销售已两年过千亿的万科,营业收入也一定会有过千亿的时候,预计两三年后即可达到。 郁亮表示,由于销售跟结算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卖楼之后要至少在未来18~24个月内才能交付结算,而万科已连续两年销售过千亿,再过一两年、两三年就会转入结算。 2011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717.8亿元,净利润96.2亿元,分别同比升41.5%及32.2%。实现结算面积562.4万平方米,结算收入7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41.2%。 同时,2011年万科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较2010年上升1.7%至18.2%,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第三年上升,并创造出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但与同行相比,万科的ROE表现并不算最出色。仅与同日公布业绩的龙湖相比,龙湖营收虽约是万科的1/3,净利润约是万科的2/3,但龙湖的净资产收益率却接近万科的2倍。 数据披露,2011龙湖营业额仅240.9亿元,同比增59.6%,净利润却达63.3亿元,同比增53%,净资产收益率更高达33.4%。 郁亮坦承,万科的ROE跟同行还有差距,这也是万科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未来要提高ROE,需要走两条路:继续坚持快速周转策略及采取合作方式。 “所谓快速周转,本质上就是不囤地、不捂盘。我们拿了地之后,要迅速把它开发掉,万科不鼓励囤地发展模式,我们并不是追求毛利跟净利水平来提升给股东回报,而是通过快速周转。” “第二个提高ROE水平主要方式是合作,要提升我们给股东回报水平,更多用合作来解决。我们是和有地的、有钱的伙伴合作,万科项目中不少都是跟别人合作来做的。” 有分析指出,高ROE是艰难的任务,企业最简便的方式就是扩大杠杆。但谭华杰在会后亦向媒体透露,万科已经多年没有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而且大量运用杠杆,会令企业的资金处于更危险的水平,所以只能采取合作方式。 但合作并不代表万科的利润会减少。谭华杰表示,虽然合作的项目股权是50:50,但万科的利润不会只有一半,因为万科既出了钱又出了地,利润肯定会占比较大。 谭华杰表示,去年万科不少项目都是采取合作方式,而未来合作的项目会越来越多。郁亮亦称,目前万科的项目基本都是合作,而2012年合作项目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据观点地产网 梁嘉欣 |
作者: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汤臣预期2011年度溢利大幅度下调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