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三季度房价松动?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7月04日 09:06:47 星期一  来源:每日商报

  开发商资金紧缩

  开发企业资金面临围追堵截,资金短缺已成现实。

  据了解,这次包括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中诚信托、北京信托、上海信托等20多家信托公司已经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

  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途径,过去主要为三个:信贷、信托以及资本市场。2010年,金融机构新增商业性房地产人民币贷款20200亿元,相较2009年减少3190亿元,同比减幅为13.6%。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减少7321亿元,较2009年减少55.3%。银行对于房地产开发的输血功能萎缩过半。

  而资本市场融资大门自去年已基本关闭。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包括股票首发、增发和公司债券发行在内,房地产行业2010年在A股市场总融资额为155.6亿元,仅为2009年1210.1亿元的12.9%。

  二者相加,2010年房地产行业从银行、资本市场两大融资渠道所获资金较2009年的缺口超过4000亿元。这就是房地产信托火爆的原因。

  根据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信托中近一半产品的门槛已经和普通商业银行贷款并无区别,且利率成本还要高于商业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产品在设计灵活性上的优势被大大缩减。

  如今,一些信托行业领军公司接到“窗口指令”,相当于房地产信托闸门基本上已经关闭。“需要资金的企业,要么降价销售要么借助其他更高成本的融资。”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表示,部分开发企业已出现资金困难迹象,比如兼并重组,土地转让。

  上海商品房库存创新高

  今年6月份,上海新建商品房的库存量创下了三年以来的新高。

  世联地产6月27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海新建住宅的存量面积已达到850.17万平方米。这个存量比2008年同期楼市低迷之际750万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存量还大,创下三年来新高。

  那么这样的存量,是否会造成上海楼市供大于求的局面,进而促使价格有所下调。

  “如果和前几年的成交量相比,应该说上海目前850万平方米的存量并不大。因为上海每年商品住宅的成交量都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而2009年和2010年上海的成交量在1200万和1500万平方米左右。”同策房产研究员张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按前几年的销售量来看,目前的存量并不能造成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

  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可能不能仅仅从供求的角度,还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

  “需求萎缩得比较厉害,很多楼盘在几个月内的销售额都不理想。虽然从过去几年的存量数量来看上海的存量房并不多,但对开发商来说楼盘的销售却面临挑战。”沪置房产市场总监付琦表示。

  而房产机构的监测信息显示,上海三十多个楼盘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销售零成交。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至今,上海共有34个楼盘已经连续两个月没有成交。其中别墅有19个,纯住宅15个。而这些住宅项目中,2万-5万元/平方米的项目有21个,2万元/平方米以下的项目有7个。

  实际上,开发商还是比较乐观的。来自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发现,和去年前5个月33.2%投资增长相比,今年前5个月投资增长则为34.6%。“这说明开发企业比较乐于进入这个市场,有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专家王珏林表示。

  但这只是整体而言。“现在房地产开发的游戏规则和模式都变了,虽然整个房地产行业还撑得住。但是并不代表着某一个楼盘,或者某一个企业它就能撑得住。”范小冲对记者说。

  首佳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高喜善表示,市场的预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影响着开发商买地的决心和节奏,也影响着开发企业什么时候开发,原来是上涨的预期很强烈,现在这个预期是一个强烈的分化阶段。

  住宅类的开发企业也在改变。鸿坤集团的副总裁常世芳告诉记者,调控的确是在整个销售市场上遏制了2/3的购买力,其中1/3来源于投资型的,还有1/3来源于提升品质型的。“公司已经调整了产品定位,所有的营销均指向刚性需求,尤其是首次置业。”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预测,第三季度会出现价格的拐点,但是幅度不会太大,到年底之前回落10%之内。

  以北京市房价为例,自2010年4月17日开始的楼市宏观调控已持续一年有余,直到今年5月二手房价才开始冲高回落,6月份的二手房市场显现出量价齐跌的态势。“二手房成交量创29个月来新低,二手房价冲高回落,跌势已成定局。”胡景晖表示。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更多>>  
全国红运会比赛 红军... 
 
许颖裸照外泄家居照 ... 
 
纪敏佳疑整容家居照曝光 
 
乐嘉辞职 家居照曝光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