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20年后房地产市场三问 对总体现状是否有误判?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7月01日 09:11:56 星期五  来源:新华网/经济参考报

  我们的报道成为住房改革蓝本

  确定思路的过程比较艰辛。我记得,采访进行到进程的1/3时,先确定了大概主题,然后按照这个主题准备采访,都要列上提纲,比如第一部分采访这些人,大体写这么些东西,材料够不够,第二部分要用哪些材料,越往后采访越费劲,每天采访完都要整理并列出接下来的采访计划,细到怎么选择典型、用哪些例子等。就这样,我们一边采访,一边整理,一边修正主题思想,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主题思想已基本形成了,这些思想包括房地产改革要走向住房私有,要复兴房地产业等。

  在这个大的主题思想下,我们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名词,这些是有关主管部门都没有提出来的。比如住宅私有化,我们在稿子中大胆提出,“弊端甚多的国家统包分配住宅制理应退位,本世纪最后的十几年,将是私有住宅大踏步前进的年代。”再比如居住自由,主要针对当时居民在住宅消费上的不自由状况,我们形象地将其描述为,分房就像包办婚姻,单位分个房,就像给你找个老婆,不准挑长相、个头、年龄、脾气,反正是个女人就行,那个时候没有居住自由,住房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长期被忽略。此外,我们还关注到了以经营商品住宅为主业的开发公司开始异军突起,并提出“我国城镇住宅建设由于这些公司的崛起而跨入一个新时代”的判断。

  形成思想之后,就是写作了,当然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单个的人物、事件可能还比较好写,但这种综合式的纵论性报道很考验人。

  具体到语言文字上,我们也精心组织、力图创新,比如每篇文章的结尾,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打磨和推敲。“许多渴望改善住房条件的人已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应该买房?”这是第一篇报道《走向住宅私有》的结尾。而在最后一篇《房地产业再复兴》的报道结尾,我们这样写道:千头万绪、百废待兴,我国房地产业的复兴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人们期待着更精彩的下文。这样的写作在当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风,整个文章让人看了之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987年5月,以“房房房”为题的系列稿件分三个星期,在经参的星期刊陆续推出。

  稿件一经播发,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因为它触动了当时全国人民绷得最紧的一根神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上6点半的新闻广播栏目专门对稿件内容进行了播报,并分三天进行跟进,进一步扩大了稿件影响力。

  湖北一大型国有企业给报社来信,说分配住房遇到大难题,急于寻求改革办法,想请记者去施以良方。

  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是在稿件见报之后不久,当时的经参总编辑周建英到建设部,见到建设部有关负责人问及住房改革的思路时,这位负责人就拿出刊登这组报道的经济参考报说,“就按这个搞”。

  在报道播发的几年中,国家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提租补贴、以租代售等探索逐渐淡出历史。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商品化。

  20年后的房地产市场三问

  近20年过去,住房仍是人们非常关心,也非常不满意的问题。这里面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几轮调控,但结果常常是四个不满意:中央政府不满意,地方政府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开发商也不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想试着提出几个问题,希望引起更多思考。

  一问:对我国的住房总体现状是否出现了误判?

  当前我们国家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是对形势的总体判断:到底是健康还是不健康,是小毛病还是大毛病,是少数城市问题,还是多数城市问题,现在的房价到底合理不合理?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误诊、误判。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对全国住房总体现状的基本判断出现了错误。结果使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不能对症下药,以致出现了无病吃药,少数城市有病全国吃药,有小病吃猛药的奇怪现象。

  从1998年国务院发文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我国住房建设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人们住房改善之快,是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应该说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建房史的奇迹。

  那么为什么住房又会成为一个意见强烈的社会问题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对居民住房基本情况、基本数据严重失真。举例说,我们一个国家级住房研究所,竟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有75%没有房住。而且这种严重违背事实的荒唐文章竟然能发表。由他们给国家当智囊,以此为依据进行宏观调控能不出问题吗?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把住房胃口吊得过高。群众改善住房的迫切愿望,我们没有正确的引导,造成了一些人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值。

作者: 编辑:袁芳
更多>>  
全国红运会比赛 红军... 
 
许颖裸照外泄家居照 ... 
 
纪敏佳疑整容家居照曝光 
 
乐嘉辞职 家居照曝光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