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杭城有银行房贷利率按月调 按揭百万一年可省1500元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7月17日 09:40:17 星期二  来源:杭州网

  导读:

  ·杭城有银行房贷利率按月调

·降息通道下挑房贷 选择按月调更划算

  ·多数银行首套房贷重回8.5折利率 只针对优质客户

 

  央行再度降息:

·央行时隔一个月再度降息

·央行: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央行再降息 20年百万房贷月供降148.2元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至0.7倍

·央行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抑制炒房

·央行今年第二次降息 近四年来首次“不对称”出招

·央行一月两降息 降准仍可期

·一小时内 全球三大央行出手救市

 

杭城有银行房贷利率按月调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两次降息,但由于绝大多数房贷者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规定房贷利率“次年调”,所以房贷的月供仍然按照两次降息前的利率标准执行。不过,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是,杭城目前也有银行的客户可以选择房贷利率“次月调”,如此一来,购房者可以即刻享受到降息带来的利率支出下降。不过,业内人士同时也提醒购房者,虽然目前在降息通道下,房贷选择“次月调”能够“获利”,但房贷是长期行为,一旦未来进入升息通道,购房者又将“吃亏”,所以购房者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利率调整方式

杭城有银行房贷利率可选“次月调”

记者昨日以购房者的身份咨询了杭城多家银行的信贷部门,包括农行、工行、招行、中信、华夏、光大、深发展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均表示,目前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利率调整方式均为“次年调”。也就是说,每年的1月1日按照当时的基准利率确定当年的贷款利率,年内不管基准利率如何变化,还款人的月供都不产生任何变化。

不过,记者昨日同时也发现,杭城有银行当下执行两种个人按揭贷款利率调整方式供购房者选择,除了“次年调”以外,购房者还可以选择“次月调”。

如果客户没有特别要求,我们一般是按年调整,但在房贷办理时,我们是允许客户选择按月调整的。”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个贷部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该行房贷客户可以自由选择个人按揭贷款利率“次年调”还是“次月调”,如果选择了“次月调”,而当月央行基准利率调整,下个月客户的月供利率也就会马上随之调整

资信良好可中途调整一次

那么,对于一开始便选择“次年调”的购房者来说,还有没有“反悔”的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前提是你的资信状况要足够好,而且更改的机会也几乎只有一次而已。

“暂时还没有出现这种(‘次年调’变更为‘次月调’,或者‘次月调’变更为‘次年调’)客户,不过,如果你一开始选择了按年调,现在想变更为按月调,或者一开始选择了按月调,进入升息通道后想变更为按年调,提出申请后,我们上报至总行,一般是可以批准变更的。但是,基本只有一次机会,日后再想变回来就会比较困难了,而且我们对客户本身也有要求,必须是没有逾期还款记录的优质客户。”上述兴业银行工作人员指出,该行可为客户提供贷款合同变更服务,在降息通道中,可将“次年调”变更为“次月调”,不过要看客户的资信和风险情况。

降息通道下按月调息更划算

那么,购房者如果选择“次月调”,又究竟能节省多少利息支出呢?

记者昨日算了一笔账,以某市民今年年初贷款100万元,还款期限为20年计算。如果按照年初时7.05%的基准利率计算,其月供为7783.03元;年内连续两次降息后,目前五年期以上的个人房贷基准利率已降为6.55%,其月供相应下调为7485.20元,每月月供可节省297.83元。假设今年下半年利率不再调整,那么选择利率“次月调”的还款人在未来的5次还款中,将能节省近1500元。而如果下半年央行再次降息,节省的利息将更多。

不过,某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资深理财师提醒购房者,虽然目前在降息通道下,房贷选择“次月调”能够“获利”,但房贷是长期行为,一旦未来进入升息通道,购房者又将“吃亏”,所以购房者还是要根据自身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和实际贷款年限来选择利率调整方式。

作者:杭州网综合整理 编辑:张梦婕
更多>>  
刘璇奉子成婚效仿李 ... 
 
世界10个最大顶级建筑 
 
芙蓉姐姐遭劈腿离婚6... 
 
陈强病逝往日家居照曝光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