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月两降息 降准仍可期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7月06日 08:38:59 星期五 来源:中证报 |
自去年末以来,货币政策逐渐趋于宽松。两度降息、三次降准、多轮逆回购意在为市场注入资金,降低企业负债成本,刺激信贷需求,加大信贷投放,从而支持经济增长。 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此次降息有望助推房地产市场回暖,但银行业的利润再次受到挤压。非对称降息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将进一步促使银行业让利,今年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可能受到较大影响。交通银行预计,如果不考虑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扩大的影响,粗略估算此次非对称降息将导致银行静态存贷款利差收窄10基点左右。 稳增长措施再发力 仍需降准释放流动性 “看来上半年经济数据不乐观。”对于一月内的两次降息,多位分析人士均认为,这与经济增速下滑过快有关。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降息时间较市场预期提前可能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通胀迅速回落为降息提供空间,二是经济增长速度不乐观,近期即将公布的多项6月经济数据可以提供印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很可能在8%以下,6月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央行采取的是非对称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的幅度超过存款利率下调的幅度。李慧勇认为,这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企业信贷需求有重要意义,将有助于促进投资稳定经济,体现出政府稳增长的意图。 银行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表示,在央行降息的同时,如果结合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通过价格优惠吸引民间投资等公共领域的政策,稳增长政策的效果会很显著。 不过,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虽然降息说明政府担心经济减速,但该举措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信贷不旺更主要的原因是需求较差,因此降息对刺激经济的效果不如放松银行信贷限制、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明显。” 欧洲央行5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基点至0.75%,隔夜贷款利率下调25基点至1.50%,隔夜存款利率下调25基点至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主要经济体近期的经济增长均不同程度地弱于预期,这种同步走弱的状况促使其央行的政策基调转向宽松,中国央行的降息举措可以说是在这一全球大背景下推出的。 仍需降准释放流动性 就在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之际,央行却意外降息。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央行已经通过逆回购缓解了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但不能就此判断此次降息将推迟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时间。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表示,此次央行降息意味着6月CPI可能很低,预计在2%至2.5%之间,月底或下月初央行可能紧接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降准与降息的组合政策出台是必要的,需要通过“双降”释放流动性,引导长期利率下行以促进投资。 李慧勇预计,此次降息后观察1至2个月后,今年内还会有一次降息。随着外汇占款回落以及短期国际资本外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很高,今年内可能还会下调2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在市场预期央行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流动性的时候,央行却采取降息的措施以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尽管如此,仍需要释放流动性,这样银行贷款利率才会回落。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今年货币政策的空间大于财政政策。在产能过剩、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制造业的投资意愿不足,财政资金无法与优质项目有效对接。“如果此判断成立,则下半年至少仍有两次以上降准和一次以上降息。” 银行利差持续收窄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此次降息显然提振了房地产业界对市场回暖的信心,地产圈内人士都在欢欣鼓舞。 “此次意外降息对房地产业刺激最大,可以促使刚需人群加快入市。”范剑平表示,此次非对称降息是对上次降息后存贷款实际利率均下降有限的进一步引导,重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息后,预计商品房销售将加快,住宅新开工投资由负转正亦可期,地产股有望形成趋势性行情。 不过,此次降息对银行业经营构成压力。银行人士表示,非对称降息意在促使此前赚得盆满钵盈的银行业向实体经济“让利”。与以往的对称性降息不同,连续的非对称降息并未考虑银行的利益,利差将进一步收窄。 交通银行预计,如果不考虑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扩大的影响,粗略估算此次非对称降息将导致银行静态存贷款利差收窄10基点左右。未来随着存贷款重定价和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扩大,利差还会进一步收窄。 汪涛认为,此次央行不对称降息并且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区间,说明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推进,进一步促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但短期来看银行利差收窄将挤压银行业的利润。 |
作者:张朝晖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一月两降息 护航稳增长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