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2011年杭州二手房成交创五年来最低,成交均价环比下降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1月04日 10:47:11 星期三  来源:杭州网

    (1月4日 杭州网讯)2011年杭州楼市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成交量从平稳到萧条,成交均价从高位趋于理性,一波楼市降价潮正逐渐形成并呈蔓延之势。受到房产政策调控、银根收紧、新房市场降价促销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二手房市场价格也出现明显松动。据盛世管家统计的数据显示,杭州的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呈下降的趋势。近期不仅降低报价的房源比重不断升高,房东议价空间增大,而且平均降价幅度也有增大之势。

    据透明售房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杭州共成交二手房12357套,其中五城区共成交10840套,与2010年(25337套)相比成交量下降了两倍之多,与2009年相比成交量却不及它的1/4.,比2008年楼市最低迷期的成交量还要少,是近五年来成交的低谷。可见,房产调控政策在2011年的楼市中尽显了威力。

    2011年的楼市是政策年,限贷政策的持续加紧,越来越多的投资型客户被挤出楼市,刚性需求占购房者的比例越来越大。虽然房价趋于稳定,但是市场观望情绪越来越浓厚,成交量接连下挫。全年各月成交量中,仅有1月份突破2000套大关,全月成交2089套,10月份的成交量为全年最低,仅550套,更甚是五年来同比最低,传统的“金九银十”的成交量为全年的低谷。2月、3月、4月的成交量在1000套左右,相对比较稳定。此后,银行连续加息,不断提高准备金率等,从5月份开始成交量逐月下降,10月的秋季房交会也未给楼市带来一丝甘露,反而成交量更少。一些小的中介公司顶不住压力,纷纷关门大吉。一些开发商为了生存或抢占市场份额等等原因,采用降价方式来促进销售,这个时候价格就成了王道,消化了一部分二手房购房者,使得二手房的成交进一步下降。

    据盛世管家市场部统计,2011年的成交均价是19623元/平方米,下降到20000元/平方米以下,与2010年(20207元/平方米)相比,下降了约3%。

    盛世管家指出,从上半年开始,房价上涨的速度已明显放缓,到第三季度,房价开始下行,一方面,由于今年以来银行贷款政策不断的从紧,市场上出现了观望的气氛,原本的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使房屋转让方在市场博弈中,部分急于出售的房东议价空间提升较大;另一方面,从目前房屋类型看,市中心老房子因为房龄老,户型偏差等原因,在交易中被不少政策所制约,而购房者考虑到居住的舒适度也不太乐意购买此类房源,使得上半年来老房子的成交价格有所下滑,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价上涨的趋势。第三方面,开发商的促销力度,对二手房房东和购房者的心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受周边一手房的影响,房东不得不降价。桥西板块的银树湾,年初约22000元/平方米,12月的成交均价18500元/平方米。南北西岸年初21000元/平方米以上,12月成交的成交均价17000元/平方米。申花板块的万家花城年初的时候价格在25000——26000元/平方米,目前成交价格在22000元/平方米左右。广宇西城年华年初的价格25000元/平方米左右,现在的成交均价在22000元/平方米。

    银行对房龄过老的二手房房贷控制较严,使得市中心的老旧房子小区降价最快。比如德胜小区年初的成交均价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现在成交的价格在16000——17000元/平方米,从年初到现在降了3000元/平方米左右。景芳小区年初23000元/平方米,现在18000元/平方米左右。

    虽然学区房的价格一直比较坚挺,房东心态也比较稳定,但是采荷区块的不少房东hold不住,价格开始下降。采荷学区房,年初成交价基本维持在26000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个别甚至达到28000元/平方米,但目前挂牌价一般松动到23000——24000元/平方米左右。

    在一片降价声中,有的高端小区价格没降,但也基本无成交。例如,春江花月小区,价格依然坚挺,这与它的户型、小区、地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价格坚挺,因此最近基本无成交。

作者: 编辑:袁芳
更多>>  
揭秘大S4000万化妆间 
 
《失恋33天》文章家居照 
 
揭王宝强54万农村豪宅 
 
福布斯"独特奢华酒店"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