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顾家家居再次被告产品侵权
house.hangzhou.com.cn 2019年04月17日 08:43:21 星期三  北京晚报

3月20日,参加深圳国际家具展的敏华公司向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站提交了针对顾家家居的侵权诉状。

作为软体家具行业的两大头部上市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的敏华公司和顾家家居,此前已多次因知识产权问题对薄公堂,此次是双方在知识产权上出现的又一次摩擦。

争端再起

前脚斩获金奖 后脚被告侵权

在第34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上,当顾家家居一款主题设计布艺沙发刚刚斩获金汐奖金奖仅两个小时之后,便收到了来自投诉站的一纸文书:敏华公司(以下简称敏华)宣称顾家家居(以下简称顾家)参展的奥斯卡 KG.050沙发和喵++ KG.077两款产品侵犯其专利,顾家相关涉事产品技术特征与敏华相关专利特征相同。

次日,敏华发布《关于敏华公司在深圳国际家具展发明专利维权的声明》,就3月20日被侵权事件作出了正式官方声明。声明中,敏华表示:“公司将坚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敏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在敏华向法院起诉顾家侵权后,其仍在深圳国际家具展上展出涉嫌侵权的产品,因此敏华在3月19日向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站进行了投诉。”

据悉,早在1月31日,敏华便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交了关于顾家涉嫌侵犯敏华发明专利的起诉状,要求顾家停止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销毁尚未出售的侵权产品、相关宣传资料,并作出赔偿。该起诉案件也于3月11日送达了顾家家居。

而明知敏华公司有发明专利且收到起诉文书后,顾家家居仍然在展位上展售侵权产品,并在3月22日发布的《声明》中称,顾家一贯尊重并维护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本应保有的严肃性,并将继续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提升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3月23日,敏华正式将顾家告上法院。

数次纠纷

抢注商标标识 乏于设计研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互撕“了。

早在2014年3月,东莞家具展期间,敏华便以顾家大量生产、销售与其享有的名为“沙发(7202)”外观设计专利完全相同或近似的产品构成侵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原审法院作出裁定,查封顾家在展览会上公开展出和销售的侵权沙发。

而九个月后,事件却遭遇“反转”,顾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供证据链,专利复审委员宣布上述敏华专利全部无效。事后敏华虽多次上诉,但均被驳回。

此外,2015年顾家家居还曾抢注“头等舱”标识。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11月,敏华公司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顾家家居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擅自使用“头等舱沙发”标识进行营销推广,侵犯企业的商标注册权。在中国商标网上记者查询到,“头等舱”商标早已在2010年被敏华公司注册并广泛使用。而顾家则在2015年12月22日申请注册了含有“头等舱”标识的商标——“顾家头等舱”和“顾家家居头等舱沙发KUKA”,其中前者被权益人注销,后者则被商标局驳回。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顾家家居涉及裁判文书高达120余则,其中仅关于“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就有55则之多,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有11则。

对软体家具来说,设计研发是核心竞争力所在。而记者从顾家2018年发布的半年报中发现,顾家的产品研发费用仅为0.58亿元,相较于其他支出显得微不足道。

冠亚之争

市场份额领先 技术实力欠缺

同为上市企业,市场份额又同处在软体家具行业中的第一梯队,敏华和顾家的恩怨纠葛,似乎并不难解释。

目前,我国沙发行业的市场总规模超过500亿元,但区域性品牌、中小企业居多,产品同质化严重。据统计,敏华与顾家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4.12%与3.36%,不大的差距也成为了二者激烈竞争的因素之一。

从营收结构来看,沙发及配套产品是敏华控股的主要业务。该业务在2018财年实现收入80.75亿港元,同比增长15.7%,在总收入中占比81%。沙发业务占总收入近60%的顾家家居,近年来营收与净利双增长。据此前顾家家居发布2018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3亿元:同比增长31.87%。

而从门店数量和市值估算来看,截至去年9月30日,敏华门店数量达2516家,基本实现一至四线城市的覆盖,今年预计再开1000家门店,市值约162亿港元。顾家的终端门店数量则为4260家,市值约247亿人民币。单从市值与门店数量这两个数据来看,顾家目前领先于敏华。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头部品牌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会停留在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在品牌形象、甚至技术实力层面也会展开角逐。

一个是港股上市公司,一个是A股上市公司,敏华拥有多年海外市场经验,尤其北美市场实力雄厚;顾家多年来则深耕国内市场。双方实力不相上下,“纠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双方竞争加剧,未来终端市场上将出现更多较量。


作者:记者 张鑫宇 编辑:邹卓琪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