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房企名称去“地产” 揭秘房企改名的背后
house.hangzhou.com.cn 2018年10月19日 08:44:19 星期五  人民日报

房企名称去“地产”背后,更多凝聚的是转型的共识。房企转型不能光转业务、转模式,更重要的是转身份、转理念、转思维。

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改名的有点儿多。保利、龙湖、万达、远洋等多家地产公司纷纷将企业名称中的“地产”二字去掉,几大房企中名称保留“地产”字样的已经所剩不多。

房企名称去“地产”,但对房地产主业并没有放松。从数据看,今年1—8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突破10亿平方米,创下同期历史纪录。同时,前8个月房企依然重视土地储备,其中拿地超过200亿平方米的房企有24家。

房企名称去“地产”背后,更多凝聚的是转型的共识。在因城施策、遏制房价上涨等调控政策下,大量负债、快速开发、快速周转的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一些房企不再热衷追求规模与速度,已开始主动收缩规模、放慢速度、着力转型。

转型如何转,空间着实不小。房地产行业是天然的整合池、链接源,除了传统住宅需求之外,围绕多种多样的居住需求,如房地产+物流、养老、旅游、医疗等,可以不断延伸业务。近年来不少房企已经开始了多元化探索,改名正是这种探索的一个外在表现。

虽然业务布局走向多元化,但如何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仍是房企转型中面临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房企不能光转业务、转模式,更重要的是转身份、转理念、转思维。

转身份,从所有者转变为经营者。要从传统模式下相对粗放的“卖砖头”挣钱,转变为精耕细作“卖服务”挣钱。有些房企建设文创园、科创园、特色小镇,但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住宅开发模式上,不注重规划产业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很难对相关企业形成吸引力。有的房企虽然自持物业,但仍满足于靠收物业费、广告费等传统方式盈利,而没有将小区、社区作为流量入口,发掘更多盈利点。

转理念,从赚快钱转变为赚慢钱。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房企赚快钱的时代可以说一去不复返了。以前房企被称为开发商,现在要转型做城市配套运营商、美好生活服务商。要从依靠投资拉动的赚快钱思维,转变为更深度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赚慢钱思维,着眼于在城乡建设、产业经营、社区服务等方面长远经营,如此赚慢钱才能赚长久钱。

转思维,从依靠营销到依靠科技。爱彼迎等国外企业和链家等国内企业“互联网+房地产”的创新模式已经取得了成功。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对人的行为分析、人与物的互联等成为可能,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小区摄像头联网,为业主提供安全提醒、送医报警等服务;再如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小区、社区的居民、企业员工等进行画像,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销售和服务,等等。

转型方向明确,路径尚需探索。房企在多元化转型的实践中,可能暂时难以得到明显的利润,但只要更好地对接人民群众更多层次、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居住需求,转型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 编辑:邹卓琪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