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透视苏宁“全场景”:张近东的面子和里子
house.hangzhou.com.cn 2019年08月13日 10:16:45 星期二  北京商报

苏宁想要创造一个真正的“全场景”智慧零售体系。那么怎么能一句话说清楚呢?苏宁想让零售这件事离消费者更近、更亲、更方便、更全、更触手可及。总之,无论从线上线下、一线城市还是下沉乡镇,苏宁无处不在,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全场景”的含义,也是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的苏宁未来差异化发展的杀手锏。

基于此,苏宁在进入2019年以后,开始了又一轮大手笔的收购,从万达百货到家乐福中国,如果说“买买买”是人们看到的张近东的“面子”,那么“全场景”则是张近东未来战略逻辑所在的“里子”。

新并购

仅仅2019年上半年,苏宁已经两次让行业内外的观察者惊讶不已。2月12日,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37家门店;6月23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拟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从万达百货到家乐福中国,让人惊叹的不止是苏宁的大手笔,更是仅在半年内就迅速补齐“百货”和“快消品”两大线下零售品类背后的决心。

张近东本人曾说:“未来十年,我觉得机会天平是倾向苏宁的,从模式的角度、趋势的角度来讲是倾向苏宁的。我希望苏宁能够把握好,每一步能够走好。”但是走好不是简单的稳健点、慢点,要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有更明确的路径。

目前苏宁线下已经拥有超过13000家智慧零售门店,在不同场景下共同构成了场景互联网,这就是苏宁有能力去讲场景互联网理念的原因。

如果把苏宁认定的场景互联网形容成一个矩阵,三个维度:在Y轴上,从线上的苏宁易购,线下的两大两小多专,是苏宁全场景的业态部署;在X轴上,有门店自提,半小时达、1小时达、半日达等多种物流交付模式,而且今天在中国95%的城市,苏宁都能够做到24小时到达;在Z轴上,苏宁从原来的电器起家,到现在的全品类,尤其是跟家乐福中国整合之后,苏宁在快消领域进一步加强,这意味着苏宁的Z轴布局已全面启动。

辟入口

如果你在苏宁影城里边看电影,边吃着从苏鲜生叫来的餐食,脚下放着装有刚刚在苏宁体育和苏宁极物购买的商品,那么你可能会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苏宁所谓的“全场景”零售了。

7月26日,全国首家苏宁影城2.0落户北京苏宁易购广场,而影城2.0版本最重要的升级就是打通了与其他苏宁业态的联系。“苏宁影城2.0提出的‘影城+零售’差异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商品、支付、物流、会员、社群和内容的融合与互动。”苏宁影城总裁郭良表示。

迅速做大的野心不仅在“看电影”,同样的逻辑还体现在苏宁小店上,不同的是,苏宁小店的速度更快。

8月2日,全国首家苏宁小店3.0模型店业内亮相。据介绍,店内设有商品货架、就餐区、厨房、前后吧台四大核心模块,并配有苏宁菜场、生活帮、社区金融、苏宁有房等增值服务区。让老百姓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借助苏宁易购提供的远端“线上线下”和近端的小店功能形成组合,解决日常所需的吃穿住行。

而苏宁小店已经在短短几年内多达将近6000家。目前苏宁小店已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35000个社区、近1.2亿用户。

强赋能

张近东曾说:“今天是一个能力开放的时代,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时代。”他认为,通过跟外部的合作,可以提升商业效率和边际效益,同时也将苏宁自身的能力带给了中小企业合作伙伴。

8月6日,苏宁易购正式宣布在“818发烧购物节”期间打通快手小店。快手用户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可直接通过快手小店跳转苏宁易购进行购买。据了解,快手小店是在快手App内上线的商家功能,为快手优质用户提供便捷的商品售卖服务,高效地将自身流量转化为收益。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低线市场用户消费观有明显不同。在市场下沉过程中,苏宁另一个动作就是加快零售云的布局。

零售云是以智慧零售大脑为核心,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人、货、场的数字化,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机整合,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 提供卓越的消费者体验,实现门店用户消费升级。

据介绍,截至8月8日,零售云在全国布局超3650家门店,覆盖了超过1700个区县和近3700个乡镇,涵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为县镇创造了超18000个就业岗位。

张近东表示:“县镇市场,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近两年县镇市场逐渐成为了各行业发展的新赛道,正在迎来最好的创业期。”


作者:闫岩 编辑:郭鑫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