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国内外要闻>>
杭州楼市半年报: 房子卖了6万套,涉宅用地新增75宗
house.hangzhou.com.cn 2019年07月03日 09:19:30 星期三  杭州日报

上半年的楼市表现,在“红盘”翡翠城佩兰苑的开盘和各家开发商的“你追我赶”中尘埃落定。

这半年,杭州楼市变化非常微妙:在经历了年初的打折、送车位等促销后,3月份沁园的开盘仿佛为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开发商和购房者都开始“蠢蠢欲动”。但是,政府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并未透露放松调控的迹象。幻想落空后,不少开发商决定不再守盘,抓紧领取预售证,通过出货来换取利润。

土地市场方面,杭州根据增加供应、精准布局、结构合理的原则推动土地市场发展,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地块。除了传统的住宅及商业地块,不允许销售的人才公寓租赁用地也在持续加推,不断为满足各类人群的居住需求提供有效服务。

上半年商品房成交60908套

据住在杭州网统计,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杭州市区(含富阳、临安)共成交商品房60908套,较2018年上半年的76341套下跌了20%左右,在近5年上半年数据中位列第四。其中,主城区仅成交18313套,是近5年来的新低。

从数据上看,虽然总体成交套数较往年有所回落,但部分“红盘”依然一房难求。除了最近开盘的翡翠城佩兰苑,想要在紫西花语城(推广名:中国铁建·西湖国际城)、环秀府(推广名:华夏四季)、龙湖·江与锦城(推广名:龙湖·江与城)等几个项目中买到一套房子,依然还需要点运气“加持”。

除了上述项目外,包括和光尘樾轩(推广名:保利融信·和光尘樾)、广厦天都城(推广名:天都城·沁源公寓)、水榭山(推广名:融创·微风之城)、云学君里(推广名:众安·学君里)、良渚文化村绿野花语苑(推广名:万科·缦云坊)在内的几个单价相对较低的刚需楼盘,同样也备受购房者的青睐。不难发现,受到热捧的依然是那些低总价、区域内有地铁规划、与周边二手房存在价差的楼盘。

从区域情况来看,除几个“红盘”集中的板块外,临安的表现整体抢眼。越秀西海岸、宝龙旭辉城、杭氧和院及春天学府4个楼盘的成交量都超过1000套,抢占杭州市区成交排名的前四位。

主城区的前三则都是商业项目,分别为璞玉公馆(798套)、中尚汇府(推广名:中城汇MIDTOWN)(631套)和湘悦商务中心(推广名:中豪·湘和国际)(518套)。此外,环秀府(推广名:华夏四季)以879套的成绩毫无悬念地拔得余杭头筹;印澜府(推广名:德信碧桂园·印江南)以850套取得萧山区销售套数冠军;水榭山(推广名:融创·微风之城)以605套取得富阳区销售套数冠军。

排行榜上“老熟人”居多

从成交金额排名来看,前十名基本都是杭州市场的“老熟人”。

龙头企业万科以106.5亿元摘得销售金额操盘榜榜首,滨江以90.6亿元紧随其后,融创以76.3亿元位列第三。绿城、保利、德信、龙湖、越秀、阳光城、华夏也进入排名前十。如果以股权权益来界定销售金额的话,本土房企滨江以78.4亿元跃升至首位,万科、融信则以76.7亿元和60.7亿元位列二、三位。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今年上半年进入权益榜TOP10的门槛已经提升到了28.3亿元,榜单中多数企业都是同时有多个项目销售,“孤注一掷”的企业已经很难进入榜单。

不难发现,随着行业分化加剧,具有资金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大牌开发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调控、行业集中度提升、“房住不炒”的指导精神下,房地产企业正在面临新的挑战,没有过人之处的企业或将在新一轮洗牌中淘汰出局。

新增涉宅用地75宗

为缓解供需关系、从源头上抑制房价,今年上半年杭州土地供应量依然充足。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区成交148宗土地,其中涉宅地块(住宅地块及商住地块,下同)75宗,商业地块69宗,其他几宗用地则规划为加油站、停车站等。

涉宅用地的供应是大家较为关注的焦点。从板块分布来看,南部卧城、东湖新城和大江东新增供应量较大,分别为45.8万平方米、41.6万平方米及39.7万平方米,累计超过127万平方米。若按照100平方米的套均面积来计算的话,建成后的供应量有望突破万套。

此外,多数购房者相对熟悉的城东新城、祥符、文晖等板块的供应量也不小,均超过30万平方米,而临平新城、翁梅乔司、萧山南站新城、新街等板块也有超过20万平方米供应。

上半年出让的地块中,最引人关注的大概就是文晖单元XC0402-28、XC0403-07、09、33;XC0404-07地块了。地块规划为商住用地,总可建面积为22.9万平方米,住宅部分为11.3万平方米,其余规划商业、办公、酒店、停车场、广场等,最终由嘉里竞得。杭州第二座嘉里中心“在路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杭州土拍又推出“新玩法”,即在原来基础上明确了未来售价的上限。目前,该规则仍在试点过程中。业内人士认为,“新规”或将有助于开发商研判未来市场、降低盲目拿地的可能性,进一步规范市场、稳定未来预期,助力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记者 许晓蕾 编辑:郭鑫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