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房焦虑:先结婚?先买房?房子成考验婚姻标准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12月26日 08:24:35 星期三 来源:赣东都市报 |
租房结婚遭一半女性冷眼 传统观念和实际购买力的博弈之下,租房结婚成为另一种选择。在街头随意问问,调查显示,竟有相当一部分已婚族结婚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也有部分市民表示能够接受租房结婚。可见,人们对高房价的“耐受性”逐渐被培养起来,租房结婚获得心理认可。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租房结婚表示认可。特别是在女性中就以不能接受为主流。而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族更能接受“租房结婚”这样看似不体面的婚房模式,不过,他们大多数都表示“迫于无奈”。租住在林荫东路的余河新,自己在鹰潭高新区一家企业上班,妻子在市区一家酒店工作。他笑着告诉记者:“没有办法,总不能睡在大街上。” 租房结婚只是暂时转移了购置房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租房者需承担的财务支出仍不小。一轮轮房价的走高,也带动了房租的上涨。在租房结婚的家庭中,每月平均需要拿出夫妻收入的20%付房租。 也就是说,在鹰潭,假设夫妻月收入4000元,每月需拿出800元用来支付房租,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此情况下,“租不如买”成为部分婚房需求者的想法。 房子成考验婚姻的“标准” 除了房价焦虑,房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横亘在夫妻之间,成了婚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应该由男方还是女方付首付、房产证上写不写女方名字、若是离婚房产是否属于出资一方……虽是一些假设性、可能不会发生的情况,但涉及到房子,似乎是“考验”另一方的标准,有时甚至成了阻碍结婚的障碍。余江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父母给儿子以前买的婚房,但儿媳妇认为自己也应有份,双方因此产生了纠纷。 调查中,已购婚房的受访家庭中,80%的婚房房产证上写有男方的名字,仅30%的房产证上写有女方名字。但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家庭房产在妻子名下的比例逐渐升高。特别是现在,买房都要求夫妻双方到场,房产证上也写上了双方的名称。房产交易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开玩笑说:以后离婚时省得争。 整体来看,公众更能接受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 有人说,是丈母娘拉高了房价。从实际情况来看,购房经济压力确实主要由男方承担。调查显示,无论全款还是贷款购房,男方都是出资更多的一方。超过六成的婚房购买者在购房时都受到了父母的资助,作为出资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往往担心因子女离婚而导致家庭财产流失,因此以法律的形式对此加以保护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面积适中才适合自住 结婚,是件甜蜜开心的事情,但当婚姻和房子绑在一起,不少人就开始为之忧虑。 有人向记者表示,“结婚是一辈子的终身大事,房子是家的象征,有房子才能有家”“房子是爱情的物质保障,先买房子再结婚,今后过日子才会踏实,尤其对女方来讲。”“幸福比房子更重要,租房,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法,房子该买还得买。” 五六年前,80后已经迈入置业大军,他们的置业观念受到开发商的普遍关注。市区有开发商在推广“置业计划”,将目标锁定在单身、备婚的年轻人身上,主推的户型多为80平方米左右的实用两房带装修单元房。 实践证明,这些总价相对较低、面积适中、适合自住的单元房确实大受年轻一族的青睐,而单身公寓、一房单位这样的纯小户,在80后的眼里,更多的只是投资产品,并不是自住的选项。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80后的思想和行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前卫,表现在理财和置业方面,尤其明显。他们会综合考虑居住性,房子不能太小,父母可能会来短住,房价不能太高,否则首付和月供的压力将非常沉重。 网上有评论认为,先买房再结婚没有什么不对,主要看具体情况。有一个可以结婚生活的房子,特别是舒适的好房子,对维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有好处的。毕竟,有了房子才算是有家,舒适、温暖的房子可以培养年轻夫妻重视家庭的责任感。 |
作者:严米金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农村土地流转试点调查:小产权房成改革之痛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