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本埠要闻
超过四成的人认为今年是她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四分之三的人认为今年“双限”不会取消在降价补偿问题上,绝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尊重契约精神
房产生物圈里的“女力”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3月08日 09:56:17 星期四  

尽管房地产是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但从目前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了这个行业并担任了一定职级的职务,在这个似乎原本具有阳刚气质的世界里与男人们一较高下。她们身居企业高管要职,用聪慧敏锐、细腻精致的女性本色,用干练、勤奋的职业经理人素养,成功运作了一个又一个楼盘和项目。而脱下职业装后,她们还是一位女儿、一位妻子更是一位母亲,在职场打拼的同时还要应对生活的柴米油盐。

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3月6日,本报联合了365地产家居网共同举办了“地产丽人的花样人生”沙龙活动,二十几位地产女经理人聚集一堂,聊工作聊生活,交流各种意见观点。本报更是通过现场和线上对数十位杭州优秀的地产女经理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她们的生活、工作,对于今年楼市后市的走向也有了一定的预判。

问卷第二篇:有关职级与工作状况

1、您的从业年限有几年?

2、您目前职级是?

3、您所负责的项目有几个?

4、今年是不是您从业以来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5、今年以来你平均每天的加班时间大约在几小时?

问卷分析:

从这几项调查的数字中,我们似乎对于楼市女性经理人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她们的工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这其中,加班似乎是大家的共识,而在我们的调查中,41.7%的经理人每天加班超过三小时。而从业年限上,54.2%的人从业时间为5-10年、29.1%的人从业年限在10-15年,可以说这里的一大批人都可以称得上房地产行业的元老了。相应的,在担任的职级上,45.8%的经理人担任总监一职。

时间和经验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而在女性经理人身上,压力似乎也成为每天必须面对的事。众所周知,今年年初以来,杭州房地产市场低价开盘成风,这对于不少经理人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销售上、定价上都要全盘考虑。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1.7%的人认为今年是她从业以来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

问卷第三篇:有关今年的销售任务

1、今年您负责项目的销售任务是多少?

2、今年的销售任务比去年同比增加或减少?

3、个人今年有无售房任务?如有,要销售几套?

问卷分析:

对于营销线的经理人而言,销售业绩无疑是考察她们工作成效的一大标准。而在今年这样的行情下,“把房子卖出去”也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诉求。对于她们负责的销售任务,我们采取了填空的形式,方便给出准确的数字。原本以为今年的行情下,销售任务总会有所减少,但是情况恰恰相反。在我们调查的女性经理人负责的项目中,今年销售任务的总和达到了190亿元,这么庞大的销售数字需要靠这些女性去完成,而在与去年销售任务相比的时候,仅仅只有9.5%的人今年的销售任务有所减少,90%的人或与去年持平或有所增长。

而谈及经理人个人的售房任务,虽然仅有35.2%的人有售房任务,但在这35.2%的人中,其中一半的人个人售房任务达到5套以上。这样的量,在目前的行情上似乎可以抵得上一个销售员的任务了,而这些经理人平时要担忧的还不仅仅是如何把这几套房子卖出去。

问卷第四篇:如何面对降价促销及其后遗症

1、您负责的项目今年是否已有降价?

2、如有降价,是否已调整建设成本?

3、您负责的项目目前有无老业主前来维权?

4、您如何看待降价补偿问题?

问卷分析:

问卷中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也是针对目前降价楼盘此起彼伏,老业主频频维权的行业现状。在本次调查中,有34.8%的项目目前已经降价,26.1%的项目中出现了老业主前来维权的状况。

调查显示,多数降价楼盘并无调整建设成本,下调建设成本的项目也仅有5.9%。同时,对于多数楼盘已经采取降价补偿这样的做法,老业主在面对降价时,希望有所补偿的心情还是能够理解的。在对女性经理人的“如何看待降价补偿”的问题上,我们采取了开放式的回答,绝大多数人都是表达了需要遵从契约精神这样的看法,其中,有一位经理人在调查问卷上这样写道:“如果降价补偿成为常态的话,那么将无视契约精神,这样将让其他开发商难以顺应市场。”

作者:金萍 编辑:张梦婕
更多>>  
赵薇七星级餐厅豪宅 
 
李湘一家三口温馨家居照 
 
林志颖上海童话豪宅 
 
中国十大奢侈豪宅揭秘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