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亲自卖房或引发楼市革命 |
当理想者正视现实——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2月17日 09:38:59 星期五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2012年,对于许多开发商来说,无疑是压力巨大的一年。 1月的开局并不是很好。根据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1月金地、万科、绿城、龙湖、保利等房企销售额都出现大幅度下滑。调控仍在继续、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厚,开发商面临的是如何在这样的艰难境遇中,找到出路。 所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抛开了之前遮遮掩掩的态度,而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以“自救”。比较典型的如绿城,继去年年底连续转让项目股权腾挪资金之后,春节刚过,绿城就宣布将要进行一轮销售方式的改革,甚至作为董事长的宋卫平也要披挂上阵,并挂帅承担了3亿元的销售任务,以期实现销售上的“破局”。 找老宋买房去 在新年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宋卫平首次透露了这一全新销售模式的设想。 这个设想即首先将原本驻守在售楼处的销售人员赶出办公室,到社会上去寻找客户,增加原有销售团队的战斗能力; 二是借用社会上原先的二手中介的经纪人,从中面试、挑选出两三百人的优秀人选,成为绿城的签约经纪人,帮绿城卖房子,大大拓展销售渠道; 此外,向全社会成员完全开放其房源,任何人带来客户,都可以拿到佣金。为了鼓励大家卖房,绿城还打算大幅提高销售提成。坊间传闻,绿城的销售提成将提高两到三倍。 这个全新的销售模式将于3月15日起启动。更改销售模式后,宋卫平预计:“客户群也许可以增加一到两倍”。他甚至给自己也压了销售任务,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董事长办公室的3个人完成3个亿的销售额。他表示,“欢迎大家来找我买房子。” 绿城新闻发言人俞翔向记者表示,宋卫平口中的营销模式目前已经在有条不紊地执行当中,这已经成为这段时间绿城的一个工作重点。这几天,绿城营销部门已经针对经纪人培训理念、方案评审等开了很多次会议,接下来就会面向社会进行招聘。他说,招聘会通过一系列考试,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淘汰制度也很苛刻,销售不佳者会是裁员的首选目标。 开发商纷纷布局代理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绿城高调改革销售模式,代表着房地产行业分工更为细化,也是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作为本地带头大哥的绿城的此次尝试,很有可能引领杭州楼市的营销革命。 事实上,在杭州楼市,一些外地公司已经采用了分销和代理模式。三墩大盘金地自在城最近就举办了一次“群英大会”,与盛世管家、我爱我家、华邦地产、财富置业和公众房网等五家中介公司,再次签订了合作盟约。并现场颁发了百万现金大奖,公布了今年的奖励方案及销售目标。 金地集团杭州公司营销总监沈锋明表示,这是为了给合作经纪人提升士气,加强激励。他说,这五家中介公司是自在城外场的分销渠道,而销售案场,则是跟同策和华坤道威合作。也就是说,自在城并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而是全部交给了合作伙伴。 看准了渠道营销带来的好处,郡原地产近期也在积极寻求分销和代理公司。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合作单位,但郡原认为,这肯定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的正常现象”,2012年,将以渠道为王。郡原地产营销总监赵春蕾表示,原来房子相对好卖,还经常需要漏夜排队,本地公司没有分销代理的意识。现在常规手法卖不动了,于是很多公司,包括绿城,都开始动渠道的脑筋了。 下沙楼盘侨福高尔夫一品副总经理潘才平也表示,“ 2012年,我们也要到处卖房子,到处招人卖房子”,他说,现在中介公司和代理公司都忙了,比以前要吃香多了。 滨江房产2月底3月初会有动作 对于绿城集团改变销售模式,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首先表示了肯定,他认为,拓展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人员服务水平,对于当下的行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后,他又补充,好的销售模式,还要辅助楼盘高的性价比,才能在市场中旗开得胜。 擅长逆势中操盘的戚金兴一向认为“没有卖不动的房子,只有性价比不高的房子”,很显然,这一观点他现在依旧认同,并认为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他说,调控下,购房者观望气氛很浓厚,只有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才能打动他们,让楼盘物超所值,是开发商唯一的出路。 他透露说,接下来,滨江旗下的项目也会遵循这个原则,以高性价比的、消费者能够完全接受的价格,推出市场。初步估计,2月底3月初,就会有动作出来。 |
作者:吴彩萍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老宋高调谋变猜想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