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要超大规模开展道路建设 |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2月10日 09:01:29 星期五 来源:都市快报 |
今年,杭州在交通上有两桩大事—— 10月份,铁路东站枢纽局部投入运行,城站的一部分列车将调节到这里。 10月份,地铁1号线将投入运营。 这意味着,杭州的交通流量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那么,杭州的道路网络,到时如何与这个变化相衔接? 看看主城区的马路上,车子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尽管杭州每年大量挖潜建设停车场(库),但快速增长的车辆和停车难的矛盾始终存在。 面对种种变化、困难和矛盾,杭州应对的办法,还是“管理+建设”。 继去年杭州在交通管理上重点出台错峰限行措施后,今年,杭州将在建设道路网络上加大工夫。 昨天,2012年杭州市区道路交通建设“攻坚年”动员大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隆重召开。 这也是继2002—2003年“33929”两年道路大会战以来,杭州又一次超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涉及快速路、主次干道、支小路等道路近百条,还要新增50000个停车位。 要尽快在杭州市区 建成“三纵五横”快速路网 动员大会上发布数据,去年的错峰限行措施,经评估总体效果不错,限行范围内交通流量下降4.5%,早晚高峰车速分别提高18%和12.7%,交通拥堵量下降38.6%。 但这个效果,如果没有措施总体跟进,很快将被快速增长的车辆湮没。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要求,要尽快在杭州市区建成“三纵五横”快速路,形成主体快速路网,同时建设和扩容“二绕”(分别为绕城公路和都市圈环线),形成若干“放射”性道路,构成城乡一体新的交通道路格局。 杭州市市长邵占维说,这次列入“攻坚年”活动中的所有项目,都是调研中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它们的建设,将实实在在为缓解“两难”发挥重要作用。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义无反顾推进城区道路建设。 讲到停车场(库)的建设时,邵市长说,去年杭州共完成5.9万多个泊位,但相对车辆增加,停车矛盾还很严峻。今年还是要大力气解决停车库问题。现在很多车辆停在支小路面,影响科学配置路权。 “毛细血管阻塞,微循环不畅,必然导致整个心血管系统不健康,甚至危及到整座城市交通功能的发挥。” 主干道 今年建设28条 支 路 今年计划开工50条 快速路 新建6段路和4座立交 其中完工20条。 支路,被称为杭州的毛细血管。去年,杭州共整治支路53条。 重点要完善和建设秋石快速路、东湖—通城快速路、德胜快速路、机场路改造、彩虹快速路,环城北路地下通道,抬升沪杭甬高速市区段,并新建4座大型立交。 其中新建的共有6段路,除了环城北路地下通道和抬升沪杭甬高速市区段外,还有4段: 秋石快速路一线上,今年要新建秋石三期(机场路—清江路立交)和风情大道(公铁立交—湘湖路)。 东湖—通城快速路一线上,今年要新建东湖路(外翁线—德胜立交南,含东湖—德胜立交)。 机场高速(杭甬互通以西—风情大道,其中西兴立交先开工)。 4座大型立交,主要指东湖—德胜立交、德胜路文汇立交、西兴立交、风情—彩虹大道立交、它们基本上都位于各条快速路的重要节点上,起沟通两条快速路或主干道的重要作用。 以上新建项目及一些在建快速路段,详见上图。 28条主干道,主要集中在三块区域—— 东部 杭州用“决战”两字,表示缓解东部交通的决心。 这里,曾经是杭州的偏远地区,但随着城市沿江、跨江发展,东部,已成了杭州未来发展的重点。 铁路东站枢纽在这里,钱江新城在这里,今后这里还要建一个比四季青大上好几倍的九乔商贸城。 但目前,东部的道路结构还不完善,有很多断头路,需要重新梳理、建设、整治。 今年要新建或建成沿江大道(之江东路—下沙1号路)、九沙大道(下沙界—下沙1号路)、钱江东路(三新路—车站南路)、凤起东路(三新路—车站南路)、兴建路(沪杭甬高速以西—杭海路)、红普路(德胜路—艮山东路、九州路—乔石路)、昙花庵路(车站南路—创新路)、杭乔路、乔石路、笕石路等。 中部 也就是主城区。 杭州主城“三面云山一面城”,中间有个西湖,很多道路到了西湖,就断头,连不起来。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历代城建人、规划人不断研究。 西湖申遗成功,对西湖的保护尤为迫切。最紧要的,就是减少大量过境交通。建设紫之隧道,是一个办法。 另外今年还要建设整治的有延安路(体育场路—吴山广场)、西溪路(古墩路—天目山路、玉古路—古墩路)等。 西部 城西现在大约住着50万人,但他们工作和消费往往要跨城区,大量的通勤等通过性交通,带来很大交通压力,需要进一步完善三墩、蒋村等的路网,提高主城区与临平、老余杭的通行能力。 今年要新建或续建的道路有:紫金港路(留祥路—文一路)、余杭塘路(丰潭路—紫金港路)、吉鸿路(绕城西线—留祥路)。 “攻坚年”四大工程—— 快速路、主干道、支路和停车场建设 泊车位 新增5万个 5万个泊位中,有8000个为公共泊位。 虽然泊位总体数量和去年的要求一样,但随着可挖掘空间的逐渐减少,完成难度也日益加大。 目前,杭州已穷尽各种“手段”,来挖掘停车潜力。 杭州市停车办说,大致有7种—— 1.利用高架、立交下空间,建机械式停车库。 2.开辟公共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地下空间。 3.屋顶停车场。去年主要集中在拱墅区,城北旧货市场屋顶就有一个。 4.单位存量土地增配停车场。 5.改变土地性质,建停车场。 西湖区就有一家企业,受停车所困,最后经有关部门,把原计划造厂房的用地,改成了建停车场。 6.地面大型停车场。 7.鼓励公建项目增配建。 江干区的佰富勤商贸广场,按建设要求,需配建停车位700多个。不过他们从长远考虑,又多建了625个车位,并向社会开放。 今年,杭州还要摸索一种新形式——停车楼。 上城区停车办计划今年在浙江省妇保南侧建一个停车楼,362个社会停车位,里面还有商业设施。这可以算是杭州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停车楼”。 |
作者:记者 陈奕 制图 高薇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今年房企“生存”策略各不同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