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本埠要闻>>
滨江·金色黎明有望“衔着金钥匙”开盘
house.hangzhou.com.cn 2011年05月10日 09:06:46 星期二  杭州日报

  “一个比任何东部区域都更贴近市中心,一个拥有类似钱江新城金球的标志性工程,一个成熟速度超乎想象,一个总投资上千亿巨资、一个精心规划后商业综合体及人居配套众多的全新板块即将横空出世。这个板块,就是城东新城。”日前,城东新城板块价值研讨会在友好饭举行。作为研讨会主办方,滨江集团旗下的滨江·金色黎明是目前城东新城板块规模最大的楼盘,预计将于6月份开盘。根据滨江集团一贯的推盘风格,该楼盘将继续展现高性价比的优势。

  与市中心无缝对接

  城东新城是城市东进和沿江发展的新领域。城东新城作为杭州市“决战东部”大战略的核心区块,规划定位为以新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超前规划和优越基础条件为依托的集现代服务、旅游集散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它将以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面向全国的高铁来引发“同城效应”,进一步推动整个杭州的发展,正如城东新城管委会相关代表在研讨会上所说,“这不光是杭州的城东新城,这是中国的城东新城”。

  与其他新兴板块相比,城东新城的显著特征就是“近”,与城市中心是最无缝对接的:无论是到武林商圈,还是到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都有着较短的直线距离和便捷的交通路网。除了飞机,所有的交通体系都集中在未来的城东新城。地铁1号线、4号线穿越新城,并在东站枢纽地下设有“同台换乘站”;区域内设有两个公交首末站,1个旅游集散中心和1个中短途公路客运站。京杭运河两侧还设有水上巴士。正是城东新城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板块与城市中心的紧密融合。

  海量繁华配套有望快速成熟

  城东新城具有快速成熟的特点。作为城东新城的标志性工程,新东站枢纽的显著特点就是建设速度快,据了解,新东站枢纽将在2011年底前运行三条高铁线路,分别是杭州通往上海、杭州通往宁波、杭州通往南京的三条线路,而预计将在2012年底整体投入运营,包括东、西两大广场超过80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也将投入使用,届时城东新城的面貌即将焕然一新。

  城东新城的另一个特点是将配备强大的商业配套,规划了八大综合体: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吴越水岸商务综合体、皋塘运河双铁综合体、长三角商务城综合体、朗石双铁生活综合体、东都会广场综合体、彭埠双铁生活综合体、大东门时尚商街综合体等大型复合综合体,并配有城市广场和大面积休闲绿地。这八大综合体全部出让的话,届时城东新城的综合体商贸功能要超过钱江新城的商贸功能——钱江新城大部分建设主要是为金融商务服务,而城东新城则是商贸,在“双铁经济”的带动下,城东新城必将形成杭州未来的重要商圈与生活圈,成就城市财富新焦点。

  此外,城东新城配备了4个一站式配套服务中心,包括社区办事处、服务中心、邮政所、文体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社区卫生中心和派出所等。据了解,城东新城区域内配套了幼儿园18所、小学10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1所,配备了500床的三甲医院。

  航母大盘滨江·金色黎明将首发

  基于对地段价值的精准判断,滨江集团果断出手,在城东新城储备了大量土地,其中今年将推盘的滨江·金色黎明总体量达约60万平方米,地处机场路上的精装修楼盘——滨江·曙光之城总体量约19万平方米。

  预计将于6月份开盘的是位于德胜路与同协路交汇处的滨江·金色黎明,总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超23万平方米,由16幢16层高层组成。作为滨江集团新一代高层的代表之作,金色黎明采用石材外立面,局部用铝板装饰,这是立面的升级;同时赠送中央空调外机,采用地下室和底层双大堂设置,并且在公共空间装修上做了较大的提升;此外金色黎明在配套上也做了升级,在二期增加了健身娱乐的服务用房,还配备了室内泳池等。在户型方面,滨江·金色黎明一期将先推出87-138平方米的房源,为客户提供不同尺度的三房户型。

作者:刘德科 编辑:张梦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