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本埠要闻>>
时下,什么样的房子值得买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10月21日 09:41:01 星期四  钱江晚报

    新一轮房交会召开在即,很多买房者仍在犹疑不定:调控政策多变,市场走势也不明朗,那到底什么样的房子值得买?究竟该买什么样的房子?在买房时首先应该要考虑什么样的因素?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性价比很重要

    赵杭生:浙江大学房地产投资研究所所长

    不管市场怎么变动,买房子首先看的应当是性价比。性价比这个因素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单纯地去比较房价的高低,也不是单纯地看房子有多好,而是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比较,比如功能、质量、配套、物业管理等个方面。

    适合自己支付能力的就是最好的

    黄海波:翰博机构总经理

    买房首先得选对等级。买房者对自己的支付能力要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挑选出在自己支付能力范围内的房子类别,然后才是看地段、品牌、户型等因素。

    自住看配套,投资看板块前景

    章惠芳:双赢机构总经理

    买自住房,还是要挑选配套成熟的房子。买房者可以根据个人工作地点、资金实力等各方面的情况,挑选合适的板块和楼盘。

    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的需求者,那么主要还是得板块的发展潜力。需要时刻注意政府的规划和市场的变化,充分考虑其可实现性。

    交通便利才是好

    黄连友(资深顾问总经理)

    买房要是自己住,那交通很重要。房子再好,如果交通不便,车都开不出,那样的房子买了就是个麻烦。

    还是尽量买品牌

    周包军(我爱我家企划经理)

    买房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自己的购房需求有个充分的了解。一般来说,价格差不多的房子,还是选择品牌开发商的会比较好,品质有保证。

    品牌开发商的楼盘户型一般都还可以,配套也比较成熟,而且品牌楼盘质量和物业服务也比较有保障。

    寻找中低价位的新热点区域

    丁建刚(民间专家)

    现在买房,可以寻找一些中低价位房价的好地段。这些地段的房子我认为是被低估的,它的价值迟早一天会爆发。比如临平新城。这里的房价只有1.4万~1.5万元/平方米,其实作为杭州的三大副城这一,临平的配套是最齐全的,加上又是地铁的终端,现在房价上不去主要因为大家的心理距离感觉有点远。

    比如之江区。这里的环境、植被、空气都是最好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再比如塘栖新城。这里的房价只有7000多元/平方米,这里有丁家山湿地和美丽的塘栖古镇,升值潜力也不可低估。

    可预期的地段,性价比高

    大老哥(民间专家)

    想买性价比高的房子,可以选择一些预期地段。这些未成熟地段的房子还有个好处,很多户型都有赠送面积。

    既要适合自己,又要看增值空间

    小太爷(知名网友、投资者)

    考虑到人的一生总要换房,房子的增值空间不可忽略,如果现在买的房虽然很合适,很符合自己心意,但没有增值的空间,过几年价格卖不高,那么当你想换房的时候,就要面临很大的压力了。所以即使是买自住房,也要考虑到投资的因素。

    现在杭州交通拥堵,所以地铁建设将是一个大环节。从增值的角度来说,在地铁附近买房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自住,即将完工的一号线附近可以考虑,如果是投资,可以选择正在规划中的四号、六号线附近,等线路确定后会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买房要看准市场大势

    李先生(温州投资者)

    现在买房,不管是自己住的还是投资的,都希望买到能增值的房,所以不管是买自住房还是想投资,市场大势要看准。

    现在的房价太高,高得离谱了,所以现在买房还是不太适合的。不过如果是急着要买房入住,那也只能买了,不过买的时候可以尽量买符合市场环境需求的。对于这些买房者来说,在买房时得重点关注开发商品牌,房子的品质很要紧,另外地段也比较重要。

作者:赵莹 张卉卉 编辑:袁芳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