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楼市新闻>>本埠要闻>>
新政对杭州楼市的影响显现 二手房挂牌增多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9:39:07 星期一  今日早报

    继14日新“国四条”严格限定“二套房首付提高到50%,利率提高到基准利率的1.1倍……”之后,宏观调控的大刀不断“砍”下。

    17日,新“国十条”出台,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此举更为直接地指向投机和投资性需求,对外地人买房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调控政策密集,杭州楼市本周末开盘同样密集。共有12个楼盘开盘,而在最新政策出台的昨天,也有海派风景、元都新苑和贺田尚城三个楼盘开盘。从楼盘冷热不均的销售情况来看,新政对楼市的影响正在显现,但还不是很明显,市场正在静待杭州本地房贷政策出台。

    新开楼盘销售冷热不均

    昨天,杭州共有三个楼盘开盘,它们分别是城北的海派风景、华丰板块的元都新苑和滨江的贺田尚城。

    华丰的元都新苑的销售情况,无疑是三个楼盘中最好的。元都新苑昨天推出100套房源,销售均价14000元/平方米,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该楼盘昨天预定92套,去化率达到92%。

    城北的海派风景此次推出两幢楼136套房源,销售均价约在17500元—19500元/平方米左右。据了解,其中一幢价格相对较低的楼基本售罄,另外一幢楼盘预定约1/3,整体去化率约83%。开发商大华房产营销总监赖劲松表示,因为这幢楼是小区的楼王,所以销售速度相对缓慢一些,也是公司之前就考虑到的。

    “新政对我们楼盘的影响应该不大,因为我们的意向客户基本上以城北做生意的自住者为主,而新政主要针对的是投资者。”赖劲松同时表示,楼盘销售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但自住和改善型的购房者由此可以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房子,这才是正常的,而之前那样投资者占主流、自住者反而靠边站的市场其实是不正常的。“开发商也希望市场能够冷静一点,希望市场能够平稳发展。”

    相对来说,滨江区的贺田尚城销售要差一些,推出的110套房子,开发商透露卖到了差不多一半,不过透明售房网上还没有预定信息。这个楼盘的户型面积偏大,为138平方米—167平方米,销售均价也已经达到2万元/平方米,总价有些偏高,估计也是其去化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手房卖家主动调价

    恰逢周末,新政的出台并未在二手房市场掀起很大波澜,我爱我家和21世纪不动产的几家中介门店都反映,前来看房的客户还是有不少。但连续出台的调控政策,已经让少数投资客暂时采取观望态度。

    据名楼不动产桃花河弄店店长徐宁反映,有个金华东阳的投资客李女士,最近看中杭州桃花河新村一套55.6平方米、总价132万元的房子。这套房子面积不大,总价不高,而且还是学区房,李女士很满意。但昨天,她向房产经纪透露,自己暂时不打算买了。

    一面是投资客开始打退堂鼓,另一面,前来挂牌的房东更为积极。

    杭州申花路某中介门店这两天前来挂牌的房东络绎不绝。“其实前阵子这些房子也是挂着的,但是房东要么一直涨价,要么根本不诚心卖。”经纪人小沈说,“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许多卖家不仅催促经纪人赶紧卖房,而且还都愿意主动理性调整价格。”二手房市场持续多时的房源荒得到缓解。而一些坚定的购房者则对经纪人表示:“现在房源充裕,要赶紧挑。”还有的购房者恐惧通账预期,还是想要下单。

    浙江大学投资研究所所长赵杭生表示,新政出台,需求肯定会下降,而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地方政府问责制,意味着供应增加,供求关系改善后,房价将得到遏制。一些地段、配套、品质等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楼盘,还有跌价可能。

作者: 编辑:袁芳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