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外资行:房贷利率随行就市 渣打疑似房贷业务关闸
house.hangzhou.com.cn 2012年06月19日 08:42:17 星期二  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渣打银行多家营业厅,该行业务人员表示,渣打目前不提供房贷业务,但渣打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该行房贷业务的相关政策并无改变

  在中资行的多家银行频现首套房贷利率优惠的政策后,外资行显然也没有掉下队来。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走访了汇丰、渣打、花旗等多家外资行,得到的信息是,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目前可以申请首套房贷利率8.5折的优惠。但奇怪的是,渣打银行的多家营业网点称,目前渣打银行不提供房贷业务,记者随后致电渣打银行上海某支行的业务人员,该人员也称,该行目前没有提供房贷业务。

  记者对此采访了渣打银行房贷业务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该行房贷业务的相关政策并无改变。客户通过正常流程申请,经核查流程确认符合相关购房及按揭政策者,该行会给予批复及发放。

  外资行随行就市有优惠

  “只要您贷款数额在120万元以上,个人信用没问题,大部分的客户都可以争取到首套房贷利率的8.5折优惠。”花旗银行某支行的个贷人员告诉记者。

  “如果您是北京户口,或者在北京有5年以上的纳税记录,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争取到首套房贷的8.5折优惠。”汇丰银行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去年10月份开始,在银根紧缩的情形下,各地房贷市场出现了水涨船高的态势。各中资行首套房贷现在基本上首付5成,利率上浮10%-20%左右。

  但当时汇丰银行首套房贷可享受9折优惠。一位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外资行则是因为长期依赖个人住房贷款量不是很多,在这个时候对优质的客户推出优惠活动,既不会提高风险,还可以招揽顾客。”

  随后,由于国内信贷收紧的要求和外币资金成本的增加,2011年11月,多家外资行上调了外币房贷利率。渣打银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结合房产市场调控情况及内部成本及风险控制等因素,该行于去年11月1日上调部分存量外币(美金,港币)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此次调整仅限该行小部份美金及港币住房按揭贷款外籍客户,于其贷款合同约定之权利义务范围内所做商业调整,影响范围不大。

  花旗银行表示,目前花旗银行在房贷政策方面仍然维持基准利率和首付比例,但是已经暂停了外币新增房贷的业务。 

  而东亚银行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外币的房贷利率该行并未上浮。 

  但是从今年2月开始,各家银行贷款额度都略显充裕。京城房贷市场略有变化,京城各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已逐步回归“基准利率”;同时,部分外资银行利率折扣再现。汇丰、花旗银行表示,可以有条件优惠,只要购房者申请资质符合要求,可以为客户争取基准利率基础上打9折的优惠。

  渣打银行房贷疑似叫停

  早在去年11月,渣打银行营业网点的业务人员就告诉本报记者,渣打已经暂停了房贷。渣打银行深圳某支行的业务人员曾透露,渣打银行人民币房贷业务上年10月已暂停。

  “目前渣打银行不做房贷,不光是我们支行,渣打银行的支行都不做房贷了。”渣打银行北京某支行的个贷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房贷暂时没有,我们现在个人这边只有个人的小额贷款业务,但是这种是消费类贷款,最多50万,并且要提供消费的收据和发票,所以不能用作房贷。”

  记者随后致电渣打银行上海某支行,该行的个贷人员也传递出相同的信息,“我们目前是不提供房贷业务的,请咨询一下其他的银行。”

  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渣打银行(中国)房贷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该行房贷业务的相关政策并无改变,客户通过正常流程申请,经核查流程确认符合相关购房及按揭政策者,该行会给予批复及发放。

  “渣打的个人存款成本就很高,贷款利率自然也会高,高利率又被市场诟病,所以不如放弃,把方向放在需求比较大、竞争没那么激烈的无抵押贷款上。”一位熟悉渣打银行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也有可能是担心贷款的风险。”一位银行业分析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多家银行都在压缩房地产贷款的规模,这也可能是渣打银行停止房贷的原因。”

作者: 编辑:张梦婕
更多>>  
刘欢20岁女儿刘一丝 ... 
 
李清照父亲是楼市预 ... 
 
迪拜水下酒店外形似飞船 
 
老外眼中的中国十座 ...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