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政迭出监管加码 二轮楼市调控箭在弦上? |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8月25日 14:56:57 星期三 来源:羊城晚报 |
不断上涨的房价凸显了号称“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的窘境,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再涨一成,其中二三线城市房价还出现较快的上涨。在广州,8月二手楼成交增长两成,而业主放盘价格“反水”现象也有所抬头。 就在楼市调控隐现“百日维新”端倪之时,有迹象表明,第二轮楼市调控或许正箭在弦上。近期,国土部加大清查闲置土地力度,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八天内两提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而一周前,业内爆出北京要掐断开发商资金“命门”,将要出台《房屋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对“楼花”收入实施专户管理。而业内预测,北京的政策,很可能是全国新政的先行者。 封存“楼花”收入北京先行? 上周,一则关于北京市要出台《房屋预售资金监管办法》的消息不胫而走。据知情人士称,新的监管办法出台后,购房者所付的楼盘预售资金,将存在银行指定账户接受监管。这意味着,北京开发商不仅将不能直接收存商品房预付款,而是由购房人到监管银行付款或通过专用POS机刷卡直接存入监管账户。 预售资金即“楼花”收入,是开发商的“命门”。如果封存“楼花”收入,则意味着开发商赖以维持资金链稳定的“房屋预售制度”遭到动摇,在楼盘清盘之前,活钱将变死钱。为了有钱继续购地盖房,开发商不得不加快售房速度,降价将不得不为之,房价有望迎来真正的下跌。 北京此举并不孤立。今年4月,住建部就发文规定,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房预售金监管制度。北京的政策,很大可能是全国新政的先行者,这让所有开发商都悬起了一颗心。 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房地产业的资金链已经比较紧张,由于信贷受阻许多开发商转而求助于信托融资。目前,房地产信托利率从年初的7%-8%上升到17%-18%,大家仍然趋之若鹜。 地方新政迭出监管加码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各省出台“国十条”的实施细则之后,各城市也在筹划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 济南新近出台的房地产土地监管政策要求,供应土地3年内必须竣工,开发商拿地款需在半年内缴清;而囤地、囤房和故意涨价的开发商将被纳入诚信记录管理,一经发现,禁止其再在当地拿地。 而在广东省,深圳刚刚通过《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并决定9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照该《办法》,开发商价格变化超过15%不备案,则要重罚10万元,变相卖房的每套罚10万元,闲置土地未履行责任的禁止竞买土地,对串通操纵价格、囤积房源、捂盘惜售、制造恐慌的将进行严格处理,甚至吊销营业执照,房地产经纪、估价机构协助做阴阳合同的罚5万元,等等。 各地新政迭出,让近日流传的“楼市调控政策下半年放松”传言不攻自破。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最近纷纷出言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或标示着新一轮楼市调控阶段的到来。 监管层强调调控任重道远 事实上,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各部委,纷纷发声要坚持楼市调控,高层近期动作频频,也标示着新一轮调控阶段或将到来。而且,朱中一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政策”的表态,也释放了国务院正酝酿出台新调控政策的强烈信号。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7月份36个大中城市的房价监测情况显示,上月36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6月上涨了1.61%。监测数据表明,少数城市房价上涨幅度仍然较大,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房价出现了较快上涨。国家发改委建言,各地城市需继续做好房地产调控和稳定房价的工作。 8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考察住房保障工程进展时表示,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抑制投机炒作等不合理购房需求。8月21日,李克强在江苏省常州市再度强调:“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坚决抑制投机炒作行为”。 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矿产土地法律中心顾问杨重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国土管理部门除了继续加大对囤地企业进行打击外,还将考核各地落实房地产供地监管政策的情况。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几名副部长,分别带领由九部委组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督察组,前往不同的省份进行督察。有舆论认为,在第二轮楼市调控政策可能到来的背景下,北京拟监管预售金就极具象征信号,高层会不会接着在全国迅速推行这一釜底抽薪的新政,值得期待。 |
作者:赵燕华、谭抒茗 编辑:袁芳 |
上一篇: 七大房企亮半年业绩 销售状况低于预期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