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揭秘中房协政策角色 每年收会费超过千万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8月21日 11:22:28 星期六  来源:华夏时报

延伸

国内3万家行业协会中,近九成有官方背景中房协的“同行”们周旋在企业与政府之间,与中房协相似的行业协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仅房地产行业的各种协会、商会、联盟等非政府社会团体全国就有上百个。而同样隶属于部委机关的其他行业协会更是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举手投足间总透着点“官方荣耀”的行业协会却总是落入两难,不是被企业会员们视为“二政府”,就是被各方看做是企业的“小媳妇”,替企业说话。

地产催生协会繁荣

近年来,决策层在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显得颇为纠结:频繁上演的调控、“救市”、再调控……这让各方力量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着颇多猜想,而这个宏观背景也催生了一批行业组织的繁荣。

“这无疑为各房地产行业协会、学会、商会、联盟搭建了可以施展的舞台。”中国房地产学会一位副会长告诉记者,“仅最近三年,新成立的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大型社团组织就接近10个。而每年在各地举办的房地产座谈、研讨、论坛、评奖都有几百场。这既是行业交流的需要,无疑也不乏商机。”

据记者统计,目前全国性的房地产行业组织除了中房协外,它的“同行”还包括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中国住宅产业集团联盟、中国房地产学会、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等等协会组织。这其中大概分为三类,有的属于政府部门下设机构,有的属于学术研究机构,也有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

尽管背景不尽相同,但这些行业社团的组织方式却如出一辙。基本上是邀请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成为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主要工作是围绕行业重点、市场热点问题开展政策调研和专题研究,组织各类经验交流和研讨,定期发布行业信息。

而作为这些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会员会费和举办活动的经费,是他们维持自身运转的收入来源。北京一位中型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企业在几个全国性的房地产组织中都是会员单位,每年仅向各个协会缴付的会费就有几十万元,参加展会、评奖等活动还需要另外交“活动经费”。

政府背景很重要

像中房协这样的行业协会并非只有房地产行业才有。

据清华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的调查,目前国内共有行业协会3万多家,专职从业人员达到十几万人。而全国性的大型行业协会大多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无疑也成为政府、企业都愿意对行业协会“买账”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这些中房协的“同行”们,大部分都与它一样有着相似的光环。数据显示,目前官方背景的行业协会占了行业协会总数的近90%。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进行改革,一些部委撤销并组建行业总会;还有一部分政府部门进行职能转变,将部分权力下放,一些政府人员也分流到行业协会任职。而这些自上而下形成的行业协会就是所谓“官办”或者说是“体制内”协会。

如银监会下设的中国银行业协会,证监会下设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工信部的中国钢铁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农业部的中国粮食业协会等等。

上述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告诉记者,行业协会是为会员服务的互益型民间组织,如果作用充分发挥可以成为政府与企业间信息互通的纽带,这无疑是政府和企业都需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规范和引导,一方面业务主管部门要下放权力,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也要规范其经济行为,避免其成为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作者:董映颉 编辑:张梦婕
『相关阅读』
·中房协称上书事件被曲解 建议房企抓紧回笼资金
·中房协被指拿房产投资下降影响GDP唬人
·中房协引火烧身 目的何在
·八成网民反对中房协所谓暂缓楼市调控建议
·中房协副秘书长何琦:购房者当前买房可货比三家
·中房协称暂不会打压房价 决策层调研楼市
·中房协秘书长朱中一:当前楼市不存在"拐点"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