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被收回 众房企开始战略收缩调整开始 |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2月11日 10:00:41 星期四 来源:经济参考报 |
调控政策的震慑力不仅仅波及“地王”。在退地“地王”们黯然神伤时,更多的房企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政府“打击囤地”所释放的政策信号。 2月9日,有消息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九部委牵头,被誉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针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工作,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展开。 业内人士分析,,固然有自身资金短板等原因,但更多还是因不看好市场前景而主动选择放弃。 有关专家预测,春节过后,多数房企将调整此前的战略规划,在拿地速度、拿地总额、新开工面积、开工进度等方面都将采取整体收缩战略,调控政策效果将在3月份有较为明显的显现。而在逐渐深入的政策调整中,小型房企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新一轮行业调整或在所难免。 聚焦1 地王频被收回为哪般 风光一时的“地王”们最近频频遭遇被收回的尴尬。 北京大龙地产2009年竞得的顺义区地块被收回之后,招商地产和九龙仓集团在2007年共同拍得的南京市仙林湖地块的“陈年旧账”也被翻了出来。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日前宣布,由于两公司未按规定在2008年2月18日前缴纳首期成交价款并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取消其竞得资格,并没收竞买保证金。 在广州,因为一直没有缴纳地价款,2008年以41亿元高价拍得绢麻厂地块的恒大地产(行情,资讯,评论),也正面临着土地被收回,1.3亿元保证金被没收的危险。 据透露,今年以来,国土部土地利用司接连公布了去年9宗“地王”的出让详情,信息包括了土地出让金的缴款期限、开工竣工日期等多项约束性指标,明确表露出国家打击开发商“囤地”的坚定决心。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收回“地王”事件传递出国家清理闲置土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强烈信号。 此外,对于资金雄厚的企业,“地王”被收回更多地是企业因为不看好市场前景而主动选择放弃的结果。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杨国华指出,市场是动态的,过高的房价预期一旦遇到市场变化,必将承担较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保证金反而能够减小土地开发的风险。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商在土地出让中的报价,既包含对未来的市场预期,也包含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然而正如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所说,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拍地时抱有赌博的心态,赌房价在未来的非理性上涨,赌政府对土地的管理不会动真格,正是在这种非理性的预期下,出现了“地王”的反面例子。 分析人士还指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掩盖不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没有缴纳地价款”———上述看上去财大了“钱”字上。陈国强说,资金方面的问题,大龙是最典型的,它本身是不具备拍地王的资金实力,而且也没有开发高端别墅项目的专业经验。 大龙地产从竞得北京顺义区天竺22号地开始,其地价款支付能力便受到不断质疑。到1月22日,大龙地产因为欠缴地价款而被暂停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新土地出让交易活动的资格,再到2月1日被收回土地、没收保证金,其资金链缺口问题暴露无遗。 09年以来,随着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调低普通商品住房项目投资的最低资本金,企业的资金变得相对充裕,这让一些资金实力原本不足的房地产企业敢于上演“蛇吞象”。 |
作者: 编辑:张梦婕 |
上一篇: 新世界拍得地王进军商业地产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