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楼市>> 楼市新闻>> 国内外要闻
新世界拍得地王进军商业地产
house.hangzhou.com.cn 2010年02月11日 09:58:34 星期四  来源:投资快报

2月8日,上海新世界(600628)与新黄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标,竞拍获得上海市黄浦区163街坊地块,获取该地块的价格为34.1亿元,一举登上全国单价地王的宝座。联合竞得后,公司将与新黄浦集团共同设立项目公司进行后续开发。

一向主营日用百货零售与批发业务的新世界,为何会涉足商业开发?被寄予厚望的163地块,究竟是地王还是鸡肋?

商业物业"卧薪尝胆"

一场备受关注的土地招标竞拍活动在上海土地交易中心落下帷幕。2月8日,曾经以每平方米6.7万元创下土地单价纪录,后又遭退地的"地王之王"黄浦163街坊地块,被联合投标的上海新世界和新黄浦集团以34.1亿元拿下。联合竞得后,两公司将共同设立项目公司进行后续开发。其中,该项目公司将由新世界持有49%股份。

据公开资料显示,163地块东至江西中路,南至南京东路,西至河南中路,北至天津路,为商业、办公、金融保险等综合用地。163地块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6580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

"本次拿地是新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打开公司成长性的想象空间。公司与新黄浦集团联合开发可以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充分利用新黄浦集团的地产开发优势和公司的商业运营特长。而且,两家公司同属黄浦区国资委,从长期来看新世界可能会得到有关方面的资产注入。"分析人士道出个中原委。

据新世界2009年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占流通股比例6.52%。而黄浦区国资委同时占有新黄浦集团12.64%的股份。新黄浦集团是上海本土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在上海市内开发建设了20余处标志性商务楼宇和住宅小区,累计房地产开发面积逾200万平方米。其中不乏平江盛世家园和嘉华苑等炙手可热的楼盘。

作为一家以单体百货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新世界内生增长的瓶颈是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优质商业物业的稀缺及成本飙升,公司始终没有脱离原有新世界消费圈的扩建和调整。而这次竞得163地块,或将打开公司外延增长的通道。

163地块是"地王"还是"鸡肋"?

163地块这块风水宝地引来多家地产开发商青睐,但也曾是开发商烫手的热山芋。

据了解,163地块位于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和南京路步行街东端,原址处有亨达利钟表店、轨道交通10号线站点,是近年来上海公开土地市场上位置最好的地块之一。

早在2007年8月24日,苏宁环球旗下南京苏宁地产经过100多轮竞价后胜出,以44.04亿元的价格摘得这一地块,而这一地块也以其6.7万元/平方米单价成为全国地王。但出人意料的是,苏宁环球在次年8月份就与当地房地产局解除了163地块的土地出让合同,其土地出让款也将获全额退还。

据苏宁环球高层的解释,退地是因为支持上海市重大工程--地铁建设。受地铁10号线建设的影响,土地交付时间大大延期,因此不能算苏宁环球单方面违约,从而能够全额退款。但业内人士认为,退地是金融危机苗头滋生的表现。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希望将这一烫手的山芋转手。继2008年志成退回长风地块后,163地块成为因拿地价格过高遭遇市场寒冬而退回的第二幅土地。

据了解,163地块属于上海南京东路商圈。"南京东路商圈虽然是上海市老牌商业中心,但并不是传统高端商业圈,办公氛围也不如南京西路、淮海中路、陆家嘴等地段浓郁,写字楼尚未形成集群效应,高端设施分布相对零散。"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高端商业圈,南京东路一带存在一定经营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公司财务费用会有压力。"如果公司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问题,短期内可能增加3000-4000万左右的财务费用。"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于2009年12月18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开发商拿地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

作者:高丽霞 李茵琳 编辑:张梦婕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